壹教堂
发布时间:2025-02-15 13:17 | 廊坊市壹多美网络科技官方账号,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摘要:江苏一车主发现 “停车不足 15 分钟免费” 的规则漏洞,通过开车进停车场后立刻驶向出口,等闸机抬杆再退回的方式,71 次逃避缴纳停车费,累计金额达 2500 余元。这种行为已构成盗窃罪,按规定严重可判刑。不过,该车主到案后认罪认罚,还积极赔偿损失,检察机关建议对其不起诉。利用规则漏洞获利是短视行为,破坏公平,损害他人和集体利益,我们应遵守规则,维护良好秩序。
家人们,今天必须要和你们唠唠一个让人又气又无奈的事儿!江苏有个车主,自以为聪明绝顶,发现了停车场 “停车不足 15 分钟免费” 的规则漏洞,就开始了他的 “奇葩表演”。
他每次开车进停车场,那速度叫一个快,直接冲向出口,等闸机识别车辆信息抬杆后,又像个没事人一样退回停车场。就因为系统会生成离场记录,他再出去的时候,闸机就会乖乖抬杆,还不用交一分钱停车费。这操作,真的是把 “小聪明” 发挥到了极致。他就靠着这个歪点子,一次又一次地逃避缴纳停车费,前前后后居然有 71 次,累计金额达到 2500 多元。他心里肯定还暗自得意,觉得自己找到了一个免费停车的 “宝藏秘诀”,占了大便宜。
他是怎么发现这个漏洞的呢?估计是有一次着急办事,进停车场后又临时改变主意要出去,结果发现不足 15 分钟不收费。从那之后,他心里就开始琢磨歪点子了。他肯定在心里盘算着:“反正每次也就省个十几二十块,停车场那么多车,哪能注意到我这点小钱。” 于是,他就开启了自己的 “逃费之旅”。
刚开始,他还小心翼翼的,每次操作都提心吊胆,生怕被发现。可几次下来都没出问题,他的胆子就越来越大了。他完全没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其实是在侵犯停车场的利益。停车场运营也是需要成本的,他这样逃费,就相当于让别人为他的行为买单。
停车场这边呢,一开始每天进进出出那么多车辆,数据繁杂,还真没注意到有这么个 “特殊” 的车主。可时间一长,异常数据就凸显出来了。工作人员在核对账目时,发现有辆车的出场记录很奇怪,总是在极短时间内进出,而且次数频繁。他们觉得不对劲,就开始仔细查看监控录像。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有人在钻系统的空子。
停车场的管理人员也不含糊,马上着手对停车系统进行升级。他们找来了专业的技术人员,仔细研究漏洞产生的原因,然后对系统进行了全面优化。新系统不仅加强了对车辆进出时间和行为的监测,还增加了一些智能识别功能,防止类似的漏洞再次出现。
而这个车主呢,还沉浸在自己的 “聪明” 里无法自拔。他完全不知道停车场已经升级了系统,还像往常一样,大摇大摆地准备故技重施。当他再次把车开到出口,等着闸机像以前一样自动抬杆时,却发现闸机毫无反应。他还一脸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时候,安保人员迅速出现,把他逮了个正着。他估计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 “发财梦” 就这么破灭了。
我跟你们说,这种采用类似手段偷逃停车费的行为,可不是小事,已经构成盗窃罪了。要是情节严重,那可是要判刑的。还好这个车主到案后,认罪态度还不错,也积极赔偿了停车场的损失,所以检察机关才建议对他不起诉。这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这件事真的让我感触特别深。为了那点停车费,就去钻规则的漏洞,这是典型的贪小利而失大义。他可能当时只想着省钱,却完全没考虑到这种行为的后果。一旦被发现,不仅要赔偿损失,还可能面临法律的制裁,这简直是得不偿失。而且,这种行为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秩序,对其他遵守规则的人来说,太不公平了。
在生活中,我们真的不能被眼前的小利益蒙蔽了双眼。就像老话说的 “贪小便宜吃大亏”,很多时候,那些看似能占便宜的事情,背后往往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不要因为一时的贪心,而让自己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
这种利用规则漏洞获利的现象,可不止这一个案例。之前有几个大学生,也是脑子转得快,发现了肯德基手机客户端和微信客户端之间数据不同步的漏洞。他们就开始各种操作,一会儿在 APP 客户端用套餐兑换券下单,进入待支付状态后暂不支付,跑去微信客户端对兑换券进行退款操作,再把之前客户端的订单取消,这样就能重新获取兑换券,相当于白拿一份。还有更过分的,先在 APP 客户端用套餐兑换券下单待支付,在微信客户端退掉兑换券,然后还能在 APP 客户端用兑换券支付并获得取餐码,这不就是免费吃肯德基套餐嘛。他们不仅自己这样做,还把这些 “歪招” 传授给同学,还通过线上交易软件把诈骗得来的套餐产品低价出售给他人,前前后后非法获利 20 多万元。最后呢,他们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被判处有期徒刑。
还有个女子,心思全放在怎么占快递公司便宜上了。她发现快递员有时候为了避免派送滞后,会先签收再派送这个时间差。她就开始网购大量生鲜商品,等快递员送货前打电话沟通派送时间,她不是伪装成听不清对方说话,就是干脆拒接电话。快递员没办法,只能操作 “已签收”,然后再派送到她填写的地址。她就拿着这个,向相关平台举报快递员行为不符合规范,说自己 “没有签收,这是虚假签收”,还威胁要给差评。为了获得更高的赔偿款,她甚至使用修图手段修改快递价值。就靠这种手段,她多次举报快递物流公司索赔 100 余次,非法获利 3.7 万余元。最后,她也因为涉嫌敲诈勒索罪被提起公诉。
在网购盛行的今天,一些人也盯上了网购退货规则的 “漏洞”。有个 “00 后” 的小雅,经常网购。有一次退货时,她不小心少退了部分商品,结果平台和商家不仅没让她退回未退的商品,还全额退款了。这一下,她就动起了歪脑筋,开始利用 “收货后七天无理由退货” 的规则,故意只退空包或者赠品等方式,骗取平台退款。退完货剩下的商品,她还联系回收商家卖出,二次获利。为了逃避平台监管,她用的账号只用几次就注销,再注册新账号重复虚假退货行为。短短 5 个月,她就骗取平台退款 13 万余元。最后,她也被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二年,并处罚金八千元 。
从法律层面来讲,利用规则漏洞获利这种行为,本质上就是违法的。就拿江苏这位车主来说,他的行为为啥会构成盗窃罪呢?咱们来仔细分析分析。盗窃罪的核心构成要件,就是行为人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然后秘密窃取公私财物。这个车主,他通过反复进出停车场制造 “短时停车” 的假象,说白了,就是以隐蔽的手段侵占了停车场本应获得的收益。他心里清楚自己这么做是在逃避缴费,却还是一次次地去做,主观上就有非法占有的故意。而且他的这些操作,都是在停车场管理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完全符合秘密窃取的特征 。
在盗窃罪里,根据盗窃金额和情节的不同,量刑标准也不一样。像这个车主,他逃费金额累计 2500 余元。在盗窃罪的量刑里,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 1 千元至 3 千元以上的,就属于 “数额较大”,一般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不过呢,他到案后认罪认罚态度好,还积极赔偿了停车场的损失,所以检察机关才建议对他不起诉。要是他态度不好,也不赔偿,那肯定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再看看其他类似的盗窃案例,有的人盗窃金额巨大,达到了 “数额巨大”,也就是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 3 万至 10 万元以上,这种情况就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要是盗窃数额特别巨大,达到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那就更严重了,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所以说,别以为偷点小钱没事,一旦构成盗窃罪,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家人们,这件事真的给我们所有人都提了个醒。规则,是社会秩序的基石,它不是摆设,更不是用来被人钻空子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规则,坚守道德底线。别总想着耍小聪明,利用规则漏洞去获取那点眼前的小利益。要知道,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一旦被发现,不仅会失去他人的信任,还可能面临法律的严惩。
在这个社会里,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只有大家都遵守规则,才能保证这条船平稳前行。要是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私利去破坏规则,那这条船迟早会沉没,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所以,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一个遵守规则、有道德底线的人,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
家人们,快在评论区说说,你们身边有没有人干过这种利用规则漏洞获利的事儿?要是遇到了,你们会怎么看,又会怎么做呢?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听听你们的想法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