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有什么东西,能让人一看就觉得是中国的象征,筷子算一个。对于来到中国的外国友人们,恐怕学中文和用筷子,是他们需要挑战的两件事。
在中国历史上, 3100 多年前就有关于筷子的记载了。
筷子对我们而言,也许只是日日陪伴我们的用餐工具,但当它被注入人间温情,就会变成难以割舍的怀恋和回忆。
一饭一蔬,四季三餐,因为爱的存在,让一切更有意义。
选一双你觉得合适的筷子,和家人朋友好好吃饭,是一件不可忽视的事情。
而如今的餐桌上,我们能看到的筷子种类非常多,有木筷、竹筷、不锈钢筷、合金筷等等。(当然还有博物馆里的象牙筷、玉筷、金银筷……)
作为天天和我们亲密接触的餐具,筷子承担着很重要的安全责任。常有人问我们,到底什么样的筷子好呢?家里的筷子到底能用多久?
你知道一双用久了的筷子有多“脏”吗?
研究发现:
使用时间超过6个月的筷子,霉菌数量比新筷子和3个月的筷子要多30%以上。
尤其是竹木筷更易发霉,旧筷子表面细小的凹槽也更易残留细菌。
这些旧筷子上,不但可能有未洗净的食物残渣,还可能受到厨房油烟、灰尘等污染。
在我们看不到的时候,蟑螂、苍蝇甚至会接触筷子,从而使筷子带上病菌。
注意:你家里,可能有一双能传染疾病的筷子!
家人、朋友一起吃饭、互相夹菜有助增进感情,但这种饮食方式,也给了很多疾病传播的机会。医 生 提醒,以下几种通过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就可能在一顿饭中,因混用筷子等餐具传播。
肝 病 : 甲 肝 、 戊 肝
儿 科 常 见 传 染 病 : 手 足 口 病
胃 病 :幽 门 螺 杆 菌 感 染,甚 至可能引起 胃 癌
筷子用久了会“致癌”是真的吗?
在国联质检食品药品安全评估中心的一次抽查中,发现60%的家庭使用过的筷子都存在大肠杆菌超标的情况,还有少量的黄曲霉素。
还有使用半年以上的竹筷在显微镜下,不仅表皮脱落,污渍中还有细菌在动,看到这一幕,你还觉得你家的竹筷子还能再用吗?
我们都知道潮湿环境是细菌疯长的“天堂”,而没有沥干水的木筷子更容易滋生细菌,其中的幽门螺杆菌和黄曲霉素更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更认定它为第丨级致癌物!
其中,幽门螺杆菌严重损害胃粘膜,易造成胃胀、反酸、溃疡,还有口臭。而且传染性很强,几乎是一人感染,全家遭殃。尤其是家里有小孩或老人的,更要注意。
而黄曲霉素就更可怕了,它的毒性是砒霜的60倍,长期其使用,肝脏就会受到侵害,甚至导致严重的危害。
如何判断你家的筷子暗藏黄曲霉毒素吗?
如果放大这根木筷子,就可以发现筷子有裂痕,在裂痕的位置可能残存着食物,在潮湿的环境下,这些食物产生了霉变,黄曲霉毒素也就悄悄滋生了。
研究发现,在潮湿的地区,木头筷子和竹筷子在3-6个月左右,就开始滋生黄曲霉毒素了!
你可别小看这个霉菌的威力,霉菌产生的大量孢子是已知的强过敏原。
对霉菌过敏的人可能会出现一些经典的过敏症状,比如打喷嚏、流鼻涕、咳嗽、眼睛喉咙发痒、流泪等。
如果你出现莫名其妙的过敏问题,就需要考虑检查一下是不是霉菌增多导致的啦。
黄曲霉素“毒性”有多强?
黄曲霉素属于世卫组织认定的一级致癌物,致癌等级分为一、二、三级,一级最高。
并且,黄曲霉素也是医学界已知发现的最强致癌物之一。
黄曲霉素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
百度知道网友关于黄曲霉素提问
1mg黄曲霉素即可致癌,如果一次性摄入20mg甚至可以直接导致成年人死亡。
微量摄入会造成慢性中毒;大量摄入会导致急性中毒,呕吐、发烧、肠胃出血等急性症状。
广东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注意黄曲霉素危害
最重要的,黄曲霉素是肝癌的重要诱因。
而肝癌比较难发现,一发现就是晚期,晚期肝癌的治愈率极低。
黄曲霉毒素具体有哪些危害?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主要包括:消化道损害、肝脏损害、肾脏损害、其他脏器损害等。
消化道损害:
黄曲霉毒素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可能会引起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厌食、腹胀、腹痛、腹泻等消化道损害。
肝脏损害:
黄曲霉毒素对对肝脏会造成严重的损害,可能会损害肝功能,甚至可能诱发肝癌、胆囊癌,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痛、黄疸、水肿、腹水等病情。
肾脏损害:
黄曲霉毒素对肾脏也能造成严重损害,可能会出现肾功能明显改变,患者可能会出现水肿、蛋白尿、血尿等危害。
其他脏器损害:
黄曲霉毒素中毒还可能会出现昏迷,甚至出现多脏器功能损害。
筷子也有“保质期”,变成这样记得换!
1、变色、长斑
如果筷子的颜色与购买时相比发生了明显改变,仔细刷洗后依旧如此,那就要尽快换掉,因为这通常是细菌长期堆积所致。
特别是当筷子表面出现斑点时更要小心,很可能滋生了霉菌,甚至可能有黄曲霉素,若继续使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甚至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
另外,发现筷子掉漆、掉色也要及时更换,以免一些有害物质误入体内。
2、磨损、变形
前面也说过,筷子表面有明显磨损、划痕时,更方便病菌藏匿、滋生,为健康着想,需要尽早换掉。
筷子在非外力作用下出现变形、弯曲等情况,很可能是受潮所致,也建议及时更换。
筷子闻上去有一股潮味或者酸味,同样是它受污染、变质的信号,说明不宜再继续使用。
那么筷子发黑发霉后怎么处理?
1、白醋+盐
其实消毒的方法很简单,首先,我们先在一口锅里面加入一些水,然后开大火把水烧开后把筷子放入烧开的水中,放置半个小时左右,筷子上面发霉发黑的脏东西就会慢慢的被溶解和松动,为我们后面的清洗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往水里面倒一点白醋,因为白醋的杀菌能力还是很强大的,并且它还有一定的清洁能力,这样可以很好的给筷子进行消毒。把醋倒进去以后,轻微搅拌一下,再继续泡十来分钟,等到水的温度变温了以后,像平时洗筷子那样用双手把筷子搓一搓,轻微用一点力度,来来回回拖一阵子,表面上的发霉发黑的污渍就会慢慢被去掉。
光用这一个方法还没有办法让筷子特别的干净,我们还需要用到的就是盐,因为食用盐是颗粒状,它的清洁力度比较强,这样可以更好的清洗掉筷子缝隙里面藏着的一些污垢,加上盐以后再继续手搓洗一阵子后,筷子看起来就会非常干净了。
2、生姜
首先我们把生姜切成薄片,然后把筷子倒入高浓度的盐水里,开火煮至沸腾之后,用生姜片来摩擦筷子。如果姜片不方便摩擦,那就切成丝或者剁成末然后把生霉的地方放在里面摩擦,这样姜汁可以更好的渗透筷子,从而达到我们对筷子杀毒除菌的目的。
3、淘米水清洁
众所周知,淘米水可是用处非常多的,不仅可以用来浇花洗衣服,还可以清洗筷子。准备一盆淘米水,将发霉的筷子完全浸泡在淘米水中,半小时后往筷子上加点儿食用盐进行搓洗,然后用煮沸的热水浸泡筷子过一会儿捞出,最后用白醋擦洗全部的筷子放在阳光下晒干即可。
传统的"开水烫碗筷"真的能杀菌吗?
答案可能要让你们失望了!实验证明:哪怕是100℃开水的洗烫,也只能杀洗3%的细菌。
一般来说,100℃沸水,持续5分钟以上,才可以杀死部分细菌。有些细菌甚至需要更长时间才有效果。
温度太低
在外面的餐馆吃饭时,为了避免太烫手,服务员提供的热水热茶一般只有70℃左右,再倒进冰凉的餐具里,温度也就更低了。
时间过短
很多朋友在烫筷的时候,仅仅是冲刷一下,几秒钟就烫完了。想要有杀菌的效果,时间上也是远远不够的。
开水烫筷其实就是图个心安理得而已,虽然不能过多地除细菌,但至少可以冲掉残留的洗洁精或油迹~
关于筷子的清洁以及日常护理,你要了解!
1、清洗筷子很重要
清洗筷子不仅能洗掉筷子上的食品残渣和油污,同时也能洗掉筷子上残存的部分微生物。建议养成饭后即清洗筷子的习惯,且要慢慢仔细清洗。清洗后把筷子放在碗架上散开晾干或者用专用的擦筷子布擦干再把筷头朝上放进筷笼。
2、存放筷子要干燥
筷子存放要注意保持环境干燥。筷子在湿度大时极易发霉,建议在湿度大的环境下,如梅雨季,最好能用除湿机降低室内空气湿度以防止发霉。
3、定期消毒有必要
筷子最好每周进行一次消毒,养成勤换筷子的习惯,最好半年换一次。
为了克服木筷子发霉的缺点,不锈钢筷子随之诞生。不锈钢筷子由于材质原因,很难受到空气氧化作用的影响,因此细菌也不易在其表面残留,不锈钢筷子也得到了一定的普及。
对于不锈钢筷子和木筷子的讨论,一直以来争论不休。有人认为还是要继续使用木筷子,毕竟木筷子使用了上千年,自然有其道理。而木筷子只要勤洗,肯定会减少发霉概率。
但也有人认为:不锈钢筷子是市场需求和市场选择,是社会进步的产物,自然有其使用的道理,值得全民推广。
木筷子和不锈钢筷子究竟哪个合适家用?看完“冒冷汗”,别选错了
那么不锈钢筷子跟木筷子相比,谁更适合家用呢?下面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木筷子
木筷子想必家家户户都用过,而且单论木筷子的种类,是最为丰富的,因为很多木筷子做得很精致,上面还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很多人依旧选择木筷子,主要是因为木筷子相对轻盈,而且不会导热,吃火锅时候不会烫嘴。
但木筷子存在的缺点也比较明显,最关键的就是木筷子容易滋生细菌,所以木筷子一般3个月就要定期换一次。
因为木筷子使用久了,上面残留的细菌很难清洗。据科学调查,这些难清洗掉的细菌是一种黄曲霉,一旦进入人体,会损害到一些器官等等。而且木筷子比较容易损坏,使用的成本也比较高。
二、不锈钢筷子
其实不锈钢筷子的确更加适合家用,总结起来有以下两点理由:
1、经济划算
不锈钢筷子买来以后,基本上一年以上也不用更换,也不用担心细菌会在其表面残留,对比起两三个月就要更换的木筷子,实际是划算许多,很适合大部分普通家庭。
2、健康环保
不锈钢筷子不易滋生细菌,而且不锈钢筷子不需要经常更换,因此也节省了木筷子的推广使用,而砍树的人渐渐少了,也是为我国的生态环境做出了很大的保护。从健康角度来说,不锈钢筷子更加适合家用!
所以小编推荐大家选择不锈钢筷子!
但是市场上大部分不锈钢筷子都有相同的问题。
×太滑了不好夹食物
×遇热容易发烫
×达不到医用级材质
×材质劣质,有害成分多
好在这一问题已经被完美解决了!这款不锈钢筷子突破传统筷子的不足,有着99%抗菌效果,耐用不起霉,而且还具有很好的防滑防烫效果。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通过了5年时间的研发,攻克了当时存在的不少难题,突破了不锈钢的限制,成功发明了一种新型材料抗菌不锈钢,这种抗菌不锈钢于普通的304和316食品级不锈钢的主要不同,就是自带99%抗菌效果,并且是通过了各种严苛测试。
抗菌不单单是针对某一种菌,而是对多种菌都有抑制作用,同时能维持非常长的一段时间,这对餐饮具有着很大的影响。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的这项研发,在当时达到了同类材料的国际先进水平,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的认证。
看似不起眼的一个材料发明,却在默默地改善我们的生活,央视还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希望能早日用在日常生活中的餐具上。
我们也都知道,我们常用的传统筷子都是竹、木材质的,很容易发霉,清洗时也很难清洗干净,需要定期的更换。定期换新增加消费不说,还不环保,换的筷子多了,砍伐的树木就越多。
不锈钢筷子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的发霉和换新的问题,但是由于易用性比较差,重、滑、汤是三大主要问题,很多人也因此不愿意用不锈钢筷子。
而国内有一家生产餐具的品牌,率先尝试使用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发明的抗菌不锈钢材质来做筷子,改善了传统筷子的发霉缺点,没想到有着很好的反馈效果。
使用抗菌不锈钢来做筷子,比普通的筷子更加健康。吉高抗菌不锈钢筷子除了材质本身自带的99%抗菌效果之外,还需要解决易用性的问题。
通过长达8个月时间的设计和工艺改善,大大地提升了抗菌不锈钢筷子的防滑、防烫效果,使用起来更加容易许多。
采用了一体中空成型工艺,全密封无焊点,筷子表面光滑不刮嘴,中空的设计有两大好处,一是可以很好地控制筷子的重量,一双的重量在20g左右,拿在手里不会吃力;二是中空的设计,可以快速地散去热量,使得受热的筷子不烫嘴不烫手。
在筷子的表面,做了双重细致的防滑处理,筷子的尖端使用了激光雕刻工艺,雕刻出许多的菱形防滑纹,这些纹路都非常的浅,不会残留食物,也方便清洗,用水一冲就干净了。
还使用了磨砂工艺,增加筷子表面的摩擦力,双重防滑工艺,起到很好的防滑效果,用来夹面条、豌豆等,都能轻松夹起。
第一次使用不锈钢筷子的,可能要先适应几次,习惯了之后用起来就跟木筷子没多大差别;之前有用过不锈钢筷子的,用抗菌筷子,会更得心应手。
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