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豪华品牌如何在存量博弈中突围?林肯中国总裁贾鸣镝透露了林肯的破局之道——以“轻量化”战略重构网络生态,在降本增效与用户体验间找到平衡,投资“瘦身”但服务“增肌”,与经销商一起健康穿越周期,坚守百年品牌的豪华内核,共同迎接新产品的爆发。
01 从“减量”到“提质”:林肯渠道迭代
“来林肯一年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新店开业活动,而且是在同一个城市三店同时开业。”贾鸣镝显得很高兴。
在豪华品牌市场白热化的当下,一线豪华汽车品牌都在缩减渠道降本增效。林肯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在贾鸣镝看来,恰恰是“林肯渠道革新,林肯之道pro的一个关键节点”。
贾鸣镝回忆到,“最初我们认为减少网点能提升单店效率,但半年实践发现,过度缩减导致服务半径扩大,用户反而对品牌稳定性产生顾虑。”
他坦言,单纯的“减法”行不通,林肯转而探索“精简网络与扩大用户触点”的平衡术。
贾鸣镝强调,轻量化绝非“服务缩水”。
“第一,优化现有设施而非盲目新增;第二,新网点必须保证‘林肯之道’服务不打折——用户不能觉得硬件简化了,豪华体验就打了折扣。”
为此,林肯提出“硬件做减法,软件做加法”:通过轻量化设施降低60%成本(仅为原投入的40%),将节省资金注入服务升级,比如衣物护理机、超声波眼镜清洗器等专属体验设备,连香氛味道都经过用户评选,确保“小而精”的门店依然充满林肯式豪华感。
02 投资“瘦身”,但服务“增肌”
“10个人是轻量化用户中心的最小标准,但像林肯融星林肯中心这样的门店,我们配置了50人团队,总投资400多万元。”贾鸣镝直言,轻量化并非盲目减员,而是根据门店定位精准匹配资源。50人团队覆盖售后服务顾问、接待人员等直面用户的岗位。
他特别强调:“硬件设施可以轻量化,但团队规模不能过度缩减。”林肯通过职能整合实现“瘦身”:过去市场总监、DCC经理等专职岗位,如今由同一人兼任,例如市场总监可同时管理邀约组。“这种兼职模式保留了所有功能,用户感知并未改变,真正做到‘轻而不减质’。”
针对三、四线城市,林肯推出了更灵活的“用户中心Light版”。贾鸣镝透露,这类门店面积仅400平方米,投资压缩至150万元,团队规模控制在10人左右。“10人团队中,6名首席销售是核心,搭配特邀专家与体验官,专注前端销售而非售后。”他指出,这类门店定位清晰——不追求全功能,每月完成20台销量即可,相当于人均2台的服务强度,既降低运营压力,又能覆盖区域市场需求。
“‘轻而奢’是对轻量化门店的精准定义。”贾鸣镝强调,硬件投入减少绝不意味着服务降级。即便在最小规模的轻量化门店中,林肯依然通过标准化服务流程、定制化体验设备(如香氛、茶饮等),以及首席销售的专业服务,为用户营造“奢享感”。“我们希望用户走进任何一家林肯门店,都能感受到品牌一贯的豪华体验,这是不能妥协的底线。”
03 与经销商一起穿越周期
贾鸣镝强调:“林肯100多年经历过无数周期,当前重点是解决一线痛点。用户买车看品牌稳定性,网络健康是信心基石。”
轻量化战略的背后,是林肯对经销商生态的深度考量。贾鸣镝坦言,更低的投资门槛与灵活的运营模式,不仅降低了经销商的资金压力,还为职业经理人创业提供了机会。“我们鼓励曾在林肯体系内工作的经理人,通过轻量化模式开设小规模用户中心,这既解决了他们的职业发展瓶颈,也扩大了品牌的服务触点。”
随着“星火燎原”计划推进,林肯已收到超20个轻量化门店申请。
“轻量化店从设计到落地仅需一个月,5月初浙江4店同开,首批8家在建。
“我们用速度证明,变革不是颠覆,而是让经典以更适配的方式延续。”贾鸣镝表示,当行业陷入价格战时,林肯更关注“如何让豪华体验可持续”,这才是穿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林肯计划,今年年内开设30家轻量化门店。
贾鸣镝透露,未来将继续优化不同规模门店的配置标准,让轻量化战略成为林肯扎根下沉市场、穿越行业周期的核心武器。“小团队、精投入、大服务——这就是林肯在新时代的终端变革之道。”
04 在健康发展中等待“产品爆发”
面对当下市场,林肯选择“稳下来”调整节奏:量化指标随环境动态优化,避免短期冲刺伤害长期布局。
谈及豪华品牌的本质,贾鸣镝认为“内核永恒,形式随时代进化”。
豪华不是自我标榜,而是历经几代消费者认可的稀缺价值。林肯的长板在于“开创性”——电动座椅、贯穿式尾灯等如今的标配,皆由林肯率先定义,未来将继续引领趋势;
“人人都能做到的不叫豪华,要么提供情绪价值,要么创造物质稀缺。”贾鸣镝透露,林肯正聚焦下一代产品的核心门槛,比如在智能科技或可持续豪华上建立独特优势,既兼顾中国市场需求,也与全球战略协同。
从网络瘦身到服务增肌,从硬件精简到体验升级,林肯的变革之路印证着一个道理:真正的豪华品牌,从不在挑战面前放弃“长期主义”——它既要低头解决当下的粮草问题,更要抬头看清百年品牌该坚守的方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