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这东西,恐怕比你家猫主子还常见。
路上一溜烟儿,早晚高峰,堵得那叫一个水泄不通。
说它方便吧,那是真方便,但安全呢?
3.5亿辆啊,稍微有点动静,那就是舆论海啸。
想起早年跑社会新闻,电动车充电着火,烧得那叫一个惨。
电线老化是老生常谈,有些住户,愣是从楼上私拉电线下来,跟蜘蛛网似的,防不胜防。
这新国标,9月就要落地了,GB 17761—2024,名字挺官方,说白了,就是给这野蛮生长的行业,套个笼头。
之前那些车,恨不得全身塑料,是轻巧了,可烧起来也快,跟放鞭炮似的。
现在好了,塑料用量有限制了,最多占车重的5.5%。
说白了,就像给电动车穿了件防火衣,多少能扛一扛。
刹车距离也缩短了。
你别觉得就短那么一点,生死攸关的时候,那可是保命的距离。
还有那个防篡改,谁也别想偷偷摸摸地改装,拆了限速器,飙车一时爽,阎王殿里哭去吧。
“一车一池一充一码”,听着有点像给电动车和电池上了户口,出了事儿,能顺藤摸瓜,找到该负责的人。
铅酸电池的车,重量上限放宽到了63公斤。
脚踏板嘛,爱装不装,商家自己看着办。
这个北斗定位,有点意思。
跑腿小哥、共享单车啥的,需要定位,方便管理。
咱老百姓自己骑的,想开就开,不想开就关,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
这算得上是个进步,总算开始尊重个人选择了。
九号公司,脚步迈得挺快。
人家说,早就按新规开始研发了。
电池管理系统也升级了,BMS6.0,听着是不是挺高科技?
据说,他们还准备搞个视觉辅助系统,盲区监测、追尾预警,跟给车安了双“眼睛”似的,希望能少出点事儿。
电动车的事儿,差不多就唠到这儿。
再说说汽车,现在流行“智能网联”,听着云里雾里,安全能靠谱吗?
现在路上跑的车,一半以上都带什么驾驶辅助功能,车企恨不得把自家车吹成自动驾驶,你要真信了,松开方向盘试试?
有些车,安不安全都没好好测,就敢往外卖,出了事儿,谁负责?反正不是他们。
中汽研,也看不下去了,赶忙推出新标准,从驾控安全、网络安全、智能座舱三个方面,给这些智能汽车“做体检”。
驾控安全,就是看车开起来稳不稳,智能驾驶靠不靠谱。
网络安全,防的就是黑客进来,把你车开走,个人信息卖了。
智能座舱,就是让你用起来舒服点,但光有花架子不行,安全才是头等大事。
说白了,安全这事儿,一刻都不能放松。
电动车也好,智能汽车也罢,技术再炫酷,安全才是底线。
新标准也好,行业规范也罢,都是为了让咱们出门能更踏实。
企业要守规矩,监管要上心,咱们老百姓自己也要长点心眼。
毕竟,安全这事儿,跟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我采访过很多事故的受害者,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喊,不是一句“意外”就能抹平的。
一个行业的进步,不能建立在生命的代价之上。
我希望,新规的实施,能让我们的出行,少一些恐惧,多一些安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