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州的李先生向《维权超给力》报料称,他驾驶理想L7汽车,在智能驾驶模式下,撞上了柱子。事后理想汽车相关工作人员仅愿意补偿1万元油卡。目前双方仍在僵持。
3月5日下午2点20分左右,李先生驾驶理想L7汽车行驶在三环路往金辉淮安半岛方向,当时开启了理想汽车的NOA(Navigate on Autopilot,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但他的双手没有离开方向盘。
行车记录仪视频截图
李先生回忆,当时他的车速在80公里/小时,事故发生前,系统在超车过程中将车辆切换到了最右侧车道。然而,在距离洪甘路出口仅10米时,系统突然尝试向左变道,由于距离过近且速度较快,车辆最终撞到了分岔路口中间的柱子上,安全气囊被弹开,车子继续向左漂移到了最外侧的车道。
祝先生:“左转灯亮起,车头立马朝左偏移,我心想按照这个距离和速度,肯定撞上,我立即轻点刹车,但为时已晚。撞上之后脑子一片空白,隐约看到车头处冒黑烟,吓得我赶快扒门把手下车。”
李先生下车后感到全身疼痛,整个右眼都被血给糊住。事后他到医院检查,结果为肋骨骨折,身体多处被气囊弹肿,右眼皮还破了一道口子。不仅如此,李先生的车子在事故中也严重受损,车头几乎报废。
车祸现场照片
李先生表示,事故发生时,智能驾驶功能处于开启状态,行车记录仪显示NOA和NV(车辆辅助驾驶状态)指示灯亮起,这表明事故与自动驾驶系统直接相关。他认为,理想汽车的自动驾驶系统在识别路况和做出决策时存在严重缺陷,尤其是在高速行驶和复杂路况下,系统未能有效判断风险并采取合理的避险措施,因此理想汽车要对事故负责。
车祸现场照片
事故发生后,理想汽车提出了补方案,包括补偿一两万的油卡或在李先生再次购车时给予一定优惠。然而,李先生认为这些补偿方案缺乏诚意,无法弥补他因事故所遭受的损失和精神创伤。
李先生:“我一口气在他们公司买了两台车,出了事故后,他们却像打发叫花子一样,给我补个一两万的油卡,这让我觉得很来气。买车的时候销售介绍,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有多么好,多专业。出事后,什么问题都推给车主,这种解决方式真让人受不了。”
车祸现场照片
接到报料后,987《维权超给力》对接理想汽车,理想汽车福州仓山金林路综合中心相关工作人员黄先生表示,目前仍在与李先生进行协商。他强调,理想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目前仍处于L2级别,主要以驾驶员为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在车辆交付时,已经对李先生进行了自动驾驶功能的学习和考试,并签署了风险告知书。对于具体的事故数据和原因分析,黄先生表示,理想汽车需要进一步与李先生沟通,并根据具体数据来确定事故的具体原因。
车祸现场照片
对此,《维权超给力》特约专家、福建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汽车维权专家柯学灶表示,这是一起非常典型的使用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导致严重车祸的案例,他支持消费者向理想公司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索赔。尽管许多车企在用户协议中设置了免责条款,但根据《民法典》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不能以各种格式条款、通知或告示等方式做出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的行为。
柯学灶还提醒,消费者在使用辅助驾驶系统时,应全程关注路况,并保存好行车记录仪的数据和系统的报警日志作为维权的证据。购车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警惕过度宣传,并要求车企明确功能的边界
此事后续进展,《维权超给力》将持续关注!
《维权超给力》记者组
视频编辑:志杰
监制:超艺
本文为福建987私家车广播原创稿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