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汽车产业一年产量破百万,未来能否摆脱上汽大众依赖?

汽车这物件,你说它登峰造极吧,一分钟攒出一辆,简直跟倒豆子似的。你说它没啥门道吧,没它还真抓瞎,出门溜达,乔迁远足,都得仰仗它。就说江苏仪征,愣是靠着“一分钟一辆”的速率,想把自己捯饬成“汽车城”。这事儿,乍听挺带劲,细嚼慢咽,还真有点门道。

仪征这旮旯,以前估摸着不少人没听说过。如今可不一样了,傍上了“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节点城市”的名头,一下子感觉就抖擞起来了。他们撺掇了个“6群8链”,听着像啥压箱底的武林秘籍,其实就是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这些产业簇群和产业链。主意也打得响亮,千亿级的汽车产业集群。这份豪情,可不小觑。

仪征汽车产业一年产量破百万,未来能否摆脱上汽大众依赖?-有驾

当然,仪征也不是光耍嘴皮子。人家有上汽大众仪征分公司在那儿杵着,还有延锋、纳铁福这些零部件厂家,一条龙包圆,从整车到智能网联,都给你安排得妥妥当当。今年上汽大众新能源整车产线改造项目也在铆足劲头落地,看来是铁了心要往新能源这块掘金了。

说起来,仪征搞汽车工业,也算是“成竹在胸”。早在2003年就竖起了汽车工业园区这杆大旗。这园区,划拉了30平方公里的地界,分成了整车制造、零部件生产、市场物流、综合服务配套四个片区,盘算得挺周全。这些年,各种桂冠也揽了不少,什么“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云云。

只是,问题来了。仪征的汽车产业,真的就这么顺风顺水吗?

仪征汽车产业一年产量破百万,未来能否摆脱上汽大众依赖?-有驾

一方面,汽车行当厮杀惨烈,新能源汽车更是卷得飞起。仪征想要在这么多骁将中拔得头筹,个中艰辛,可想而知。另一方面,仪征的汽车产业,很大程度上吃上汽大众的偏饭。这种倚赖性,就像把全部家当都押在一个宝上,着实悬乎。万一上汽大众有个啥闪失,仪征的汽车产业怕是要跟着吃瓜捞。

更何况,眼下都在强调高质发展,不能光顾着跑得快。仪征“一分钟一辆”的生产速度固然亮眼,但更要紧的是产品的成色、科技含量和创新力道。如果只是简单地拼装,缺了看家本领,那“汽车城”的牌面,怕也只是个花架子。

是以,仪征想要真格的成为“汽车城”,光靠速度是远远不够的,还得在创新上狠下功夫,擢升产业链的整体段位。他们也醒过腔来,开始架构“大众整车-零部件-地方国企”联合体,想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从传统能源往新能源、传统制造往智能制造上转。

仪征汽车产业一年产量破百万,未来能否摆脱上汽大众依赖?-有驾

不仅如此,仪征还搞了个“6群8链”联动,除了汽车产业,还有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等。这就像多条道并行,可以化解风险,增强发展的韧性。大数据产业依托“云谷”园区,也搞得有鼻子有眼。

当然,仪征也洞若观火,光有产业还不够,还得有优渥的营商土壤。他们推出了“拿地即开工、竣备即发证、发证即抵押”的策略,还打造了“凤来仪·征爱才”品牌,全方位助力企业培养、引进、用好人才。

归根结底,仪征的“汽车城”之路,是一场脱胎换骨的尝试。从“化纤城”到“汽车城”,这不仅仅是产业的更迭,更是发展理念的嬗变。仪征能不能奏凯,关键在于它能不能真正摆脱对老一套产业的依赖,拥抱创新,提升自身的硬实力。

仪征汽车产业一年产量破百万,未来能否摆脱上汽大众依赖?-有驾

仪征市委书记孟德和说,要“推动‘6群8链’壮大规模、提升质态、增加效益,促进企业集聚、项目集中、产业链集群”。这话听着四平八稳,但背后显露的,是仪征对于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和笃定。

奈何,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仪征的“汽车城”梦想,能否幻化成真?且拭目以待。但至少,他们已经迈开了步子。

你看,就像开篇说的,一分钟一辆车,速度是够劲,但航向更要紧。仪征这辆“汽车”,能不能驶向高质发展的康庄大道,就看他们怎么把稳方向盘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