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报记者 何泽溟
2025年伊始,作为吉林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条上的重要支柱企业——长春一东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春一东零部件”)接连传来发展“喜报”,企业最新转型产品获得国内市场中标;国际市场产品迎来研发生产新突破……
近日,记者深入长春一东零部件,随着企业负责人的深入讲述,探究这家创立初期员工不足200人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如何在发展历程中从本土供应商跃升为国际市场的“中国名片”?
如何抓住机遇叩开一汽解放大门
2004年的中国商用车市场,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一汽解放启动J5牵引车国产化升级项目,核心任务之一是将机械式举升机构替换为液压式,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彼时,国内尚无成熟的本土供应商,进口产品价格高昂且交付周期漫长。这一空白,成了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眼中“千载难逢的机会”。
“当时公司高层连夜开会,决定必须抓住这个机遇。”长春一东零部件副总经理丁连生介绍说。他至今还记得前任领导讲述那段时间企业面临发展关键节点时的紧张氛围,企业全体员工都铆足了劲头想要干出一番大事业。
最终,长春一东决定与韩国东进精工株式会社达成战略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引入韩国先进的液压技术体系。2004年9月,合资公司长春一东零部件成立,当天技术团队便驻扎进入工厂,开始了昼夜不停的研发工作。
然而,从图纸到产品,每一步都充满挑战,更何况一汽解放对供应商的审核近乎严苛,技术能力、质量控制、交付效率缺一不可。长春一东零部件从零起步,仅用8个月便完成了厂房建设、设备调试到试生产的全流程。其首款液压举升机构产品历经震动测试、高低温循环、耐久性试验等数十项极端测试,最终以零缺陷通过审核,成为一汽解放J5牵引车的独家供应商。
“进入一汽解放市场是长春一东零部件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丁连生说,从那个时候开始,企业便以此为契机,持续提升产品研发能力、检测能力、加工能力和生产管理水平,为一汽解放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配套的车型也由当初的一种车型扩展到一汽解放生产的所有车型,连续12年获评“战略供应商”“核心供应商”“质量贡献奖”等荣誉。
一汽解放的“信任票”,为长春一东零部件后续拓展国内市场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何在红海竞争中巩固国内领先地位
“记得当年我大学毕业后走进公司,公司老厂区会议室的一面墙上写有‘背靠一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12个大字。”丁连生深有感触地说。这12个字表达了长春一东零部件依托一汽解放这个根基,逐步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愿望。
长春一东零部件成功进入一汽解放供应链体系后,行业内知名度也不断攀升,国内不少主机厂主动上门寻求合作,期盼重卡汽车液压举升机构实现国产化平行替换,优化生产成本。
2009年,安徽华菱向长春一东零部件抛出了橄榄枝,希望用国产液压举升机构替代进口产品。然而,对方提出的“3个月交付样件”需求,让团队倍感压力。
“客户的需求就是命令!”丁连生说。长春一东零部件当时并没有被如此短暂的交付时间吓倒,随即企业迅速派出技术团队与生产骨干优化设计,将原本需要两周的模具加工周期压缩至5天,最终样件交付提前一周完成,赢得了安徽华菱的信任。
“没想到国产化产品能做到这个水平!”安徽华菱技术总监当场竖起大拇指。不到一年的时间,长春一东零部件实现安徽华菱全系车型覆盖,并保持独家供货至今。
与陕西汽车的合作则是一场“技术攻坚战”。此前,陕汽长期依赖国外一家企业生产的液压举升机构产品,但高昂的成本和漫长的交付周期成为痛点。
2015年,长春一东零部件通过技术对标,提出“平行替换”方案,针对陕汽具体车型,优化液压缸密封结构,提升防尘圈耐磨性,使用寿命大幅超越进口产品。
经过3年多的合作,长春一东零部件生产的液压举升机构产品覆盖了陕汽的所有车型,并凭借综合性价比成为陕汽唯一的国际主流配套厂家(出口车)和国内主流配套厂家。
“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客户的选择逻辑很简单,质量更可靠,就能站稳脚跟。”质量管理部部长王志强还透露,长春一东零部件的售后PPM(百万件故障率)始终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2021年,中国重汽为实现液压举升机构国产化,派出一支由20名专家组成的审核组进驻长春一东零部件。审核持续了整整一周,从原材料入库到成品出库,每一个环节都被反复核查。
最终,审核组组长在总结会上感慨:“你们的质检流程比国际标准还要严苛。”凭借这一硬实力,长春一东零部件陆续与福田、中国重汽等8家头部车企达成深度合作。
2024年6月,长春一东零部件更是独家为重汽出口的汕德卡配套生产液压举升机构产品,标志着其正式进入国际市场的“双赛道”。
如何突破国际市场的“高门槛”
“风物长宜放眼量。”在国内市场稳居龙头后,长春一东零部件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全球舞台,将“走向世界”的愿望变成现实。
2017年,德国戴姆勒奔驰在中国寻找重卡液压举升机构供应商。得知消息后,长春一东零部件立即组织团队准备材料,对标国际标准,重新梳理工艺流程,甚至不惜投入上百万元按照奔驰要求建立独立的清洁度检测室。2018年,长春一东零部件成功进入戴姆勒奔驰供应商体系,2022年9月,成为其中国工厂的独家供货商。
与瑞典斯堪尼亚的合作则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考验。斯堪尼亚的审核涵盖社会责任、技术能力、物流效率等五大模块38个子项。首次接触时,对方直言:“你们还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但长春一东零部件没有放弃。
2023年7月,斯堪尼亚审核组抵达长春,从车间环境到员工福利逐一检查。审核组注意到,工厂为每位员工配备了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车间角落还设置了员工休息区……
“这些细节让我们看到了企业的责任感。”审核组评价道。在技术审核环节,审核组工程师对液压缸的密封性能提出质疑,长春一东零部件当场调出3年内的测试数据,并邀请审核组参观实验室。
“你们的数据透明度和技术积累令人钦佩。”最终,审核组对长春一东零部件予以了高度评价,企业于2024年3月成功进入斯堪尼亚供应商体系,并获得斯堪尼亚在中国如皋工厂的产品开发配套权。前不久,斯堪尼亚决定将其在西班牙等地工厂的新产品交由长春一东零部件配套生产。
“全球化是长春一东零部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战略,我们在稳固国内市场领头羊地位的同时,不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和服务水平,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谈到未来,丁连生信心满满。
“20年前,我们连一汽解放的门都难进。如今,我们的产品能装进奔驰、斯堪尼亚的重卡。”丁连生望着忙碌的生产线,语气中充满自豪。
此时,长春一东零部件的智能化生产线上,机器人正按照指令有节奏地组装重卡汽车液压举升机构产品件。在一条流水线尽头,工人们正为一批即将发往国外客户的液压举升机构贴上属于中国制造、属于长春一东零部件的身份标签。
来源:吉林日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