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势力的“黑马”到“病猫”,哪吒汽车只用了两年时间。
近日,哪吒汽车解散研发团队、上海总部被供应商围堵讨债的消息,让这家早已飘摇的造车新势力,再次陷入了舆论风波。
虽然官方很快辟谣:“解散研发团队系不实传闻”。但这并不能打消外界的疑问。因为哪吒汽车拖欠员工工资和供应商货款、工厂停工等传闻,早已经不胫而走了。
内忧外患,裁员、关厂负面不断
2024年以来,哪吒汽车一直风波不断。
9月1日,首次传出降薪的消息,涉及部门包括研发、生产、销售、营销等全体员工,降幅根据年薪不同有所差异:年薪100万以上者降薪30%,50-100万者降薪20%,30-50万者降薪10%,30万以下者降薪5%。
10月末,降薪的消息再次风传,同样面向全体员工,涉及人数约千人。
11月7日,启动大规模裁员,有部门被裁比例高达70%。
今年3月再传裁员,据称最后可能只留下2000人左右。
同时,哪吒汽车位于桐乡、南宁、宜春的国内三大工厂据称都已经停摆。
今年1月,哪吒汽车官网出现异常,无法打开,一度冲上了微博热搜。另据天眼查风险信息显示,今年2月以来,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新增了多条限制消费令、被执行人以及股权冻结信息。
日前,有认证为“哪吒汽车员工”的网友爆料,“哪吒汽车已经发不出工资,并且欠了供应商很多钱”,奉劝“大家买哪吒汽车谨慎”。还有哪吒车主表示,因为门店长时间缺少零部件而遇到了“修车难”问题。更有被拖欠货款的供应商,直接开始了法律维权行动。
债台高筑,指望新融资逆天改命
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合众新能源共完成10轮融资,融资总额达228.44亿元。
但是,如果按照蔚来李斌的说法,这点钱对一家造车新势力来说,只是拿到了入场券而已。并且李斌后来又改口了,“造车需要储备的资金门槛,几年前我说的是200亿,现在没有400亿可能都干不了了。”
据不完全统计,自创立以来,蔚来汽车总融资已经超过1100亿人民币,小鹏汽车截至2023年8月的融资额也超过600亿元,理想超过350亿。其中,除了理想因聚焦“增程+奶爸车”战略而率先摆脱亏损泥沼,另两家的情况都不乐观,尤其是蔚来。
与之对比,融资能力更差的合众新能源就不难想象了。有数据显示,合众新能源2021—2023年间亏损分别达到了48.40 亿、66.66亿和68.67亿元,累计亏损超过183亿元。
并且,不同于蔚来、小鹏可以靠产品销售持续“回血”、且尽早地IPO可以从资本市场获得给养,哪吒汽车虽然在2022年凭借哪吒U、哪吒V两款产品拿下了新势力销冠,但一款定位10万元级,另一款定位15万元级,较低的单车利润注定了它们无法给企业带来足够的现金流,加上后续IPO受阻,处境自然是越来越艰难。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陆续有供应商前往哪吒汽车上海总部讨债,有人甚至还打起了地铺。面对这一情况,哪吒汽车给出了“债转股”的方案。即债权人将其对债务人的债权转为股权,减少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同时增加其注册资本,优化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
直白点说,就是将债务折算成股份,将被拖欠的供应商转化成股东。“70%债权转化为母公司合众汽车层面的股权,剩余30%债权作为无息留债以现金方式分期清偿。”
对于这一方案,不少供应商无奈接受。“不接受也拿不到钱,哪吒的固定资产偿还不了债务,必须要等新的融资进来才可能救活。”
那么什么是新的融资呢?据了解,合众新能源正在进行E轮融资计划,融资规模约40亿-45亿元人民币,领投方将投资约30亿元。
然而,对于这家“缺少故事”的造车新势力,资本市场还有兴趣吗?谁又愿意做那个“白马骑士”呢?
一错再错,终于将自己送进了“ICU”
复盘哪吒汽车的发展历程,其走到今天其实是一系列战略、战术失误所造成的。
新势力阵营里,零跑同样以低端路线入局,最早推出的T03只是一台微型电动车,5-7万的定价,和蔚来、理想的动辄30万以上明显不在一个水平线。然而,虽然品牌低端,但零跑后续的每一步都走得果断且及时。
2022年9月,零跑赶上了新势力IPO的末班车,成功登陆港股市场,解决了找钱的难题。
2023年2月,在理想将增程式带火了之后,零跑也推出零跑C11增程版。并且不只动力系统参考理想,连配置、空间体验等都向理想看齐,且价格更低,因此虽然被网友戏称为“半价理想”,但还是得到了市场认可。数据显示,在2024年的新势力销量排名里,零跑以29.37万辆位列第三,仅次于理想和鸿蒙智行。并且,在2024年四季度,零跑首次实现了利润转正,成为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盈利的新势力车企。
反观哪吒汽车,2022年销量登顶,之后既没能及时IPO,也没有迎合市场推出增程车型(直到2024年才上了哪吒L增程版),反倒出了哪吒S猎装版、哪吒GT等注定卖不动的产品,既浪费了资金、资源,还错过了时间窗口。营销方面,也同样乏善可陈。
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4年,哪吒汽车的年销量分别是15.21万辆、12.75万辆、6.45万辆,逐年大幅下滑,和零跑、理想、小鹏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2024年12月,哪吒汽车时任CEO张勇“下课”,董事长方运舟走向台前并宣布“自救”。他提出了四个目标:全力以赴实现IP0、未来2-3年内实现销量国内国外各50%、2025年内整体毛利率转正、2026年整体盈利。
只是,如今3个月过去了,哪吒汽车还是没有走出ICU的迹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