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生死劫:从新能源黑马到180亿巨亏的陨落真相

2025年1月,哪吒汽车的销量数据让整个行业哗然——仅售出110辆新车,同比暴跌97.76%,创下造车新势力单月销量最低纪录。这个三年前还以15.2万辆年销量问鼎冠军的品牌,如今工厂停摆、员工讨薪、供应商堵门追债,累计亏损超过180亿元。从巅峰到谷底,哪吒汽车究竟做错了什么?

哪吒汽车生死劫:从新能源黑马到180亿巨亏的陨落真相-有驾

神话破灭:激进扩张埋下祸根

2021年,CEO张勇豪言"三年内跻身新势力前三",随即在南宁和宜春砸下重金建厂,规划年产30万辆。然而市场调研严重不足,南宁工厂2022年投产后产能利用率仅20%,年亏损达10亿元。汽车专家李明一针见血:"新能源扩张必须匹配市场节奏,哪吒像赌徒押上全部身家。"这种盲目扩张直接导致资金链紧绷,而产品战略的失误更让危机雪上加霜。

战略失焦:技术短板与市场错判

哪吒早期靠6-15万元的哪吒V/U主攻网约车市场,B端销量占比超70%。但低端路线带来的是续航短、故障多的口碑危机,司机抱怨"修车比赚钱还勤"。当2023年增程式车型占据30%市场份额时,哪吒却连一款像样的增程车都没有。更致命的是,2023年突然转向20万元以上的哪吒S/GT,结果年销量不足2.5万辆,每卖一辆亏损4.5万元。这种"放弃主食追逐甜点"的决策,让哪吒彻底迷失方向。

崩塌连锁:从直播翻车到信任危机

2023年11月,周鸿祎为哪吒S直播带货,却因车机黑屏中断活动,"哪吒汽车翻车"话题阅读量破5000万。此后欠薪裁员、供应商诉讼接踵而至,2024年30余家供应商集体追讨10亿欠款,南宁电池厂因此倒闭。研发团队从8000人裁至2000人,智驾部门解散,车机系统断网频发。桐乡、宜春、南宁三大基地相继停工,车主维修需等待5个月。曾经"为人民造车"的口号,变成了"被人民讨债"的讽刺。

最后的赌注:债转股与海外豪赌

2025年初,创始人方运舟推出债转股方案,但70%债权人接受的无价值股权难解困局。转战泰国市场的21亿泰铢贷款,在比亚迪等巨头已布局的东南亚难有胜算。内部架构砍掉半数部门,员工总数缩减70%,研发团队仅剩300人。这种断臂求生能否奏效?业内人士直言:"没有核心技术的车企,控制成本只是延缓死亡。"

哪吒汽车的陨落,是新能源狂飙时代最惨痛的教训。从绑定神话IP的营销奇迹,到技术、资金、信任的三重崩塌,其轨迹印证了汽车行业的铁律:没有产品力的品牌,再响亮的宣言都是空中楼阁。当"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言变成180亿亏损的现实,这场生死时速的溃败,值得所有新势力深思。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