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奇瑞汽车在2024年全球销量达到246万辆,其中114万辆来自海外市场,成为东方大国汽车出口的佼佼者。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市场策略和品牌故事?奇瑞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中脱颖而出的?想知道更多,快来一起探讨!
奇瑞在2024年出口114万辆汽车
近日,奇瑞汽车发布了2024年的销量数据,其中全球销量为246万辆,海外市场出口量就占了114万辆,接近一半,成为了东方大国汽车出口的领先品牌。
在众多汽车品牌中,奇瑞凭借出色的品质和卓越的性能,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奇瑞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正是这种执着追求,让奇瑞在国际市场上脱颖而出,并成为全球汽车品牌中的佼佼者。
面对2025年的竞争压力,奇瑞不仅要继续巩固在传统燃油车领域的优势,还要加快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
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各大车企都在加速布局,而作为新能源车领军者的比亚迪,无疑是各大车企最强劲的对手。
比亚迪1月销量300538辆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2025年1月份比亚迪的销量为300538辆,环比12月份下降了24.7%,同比增长4.3%。
虽然同比依旧实现了正增长,但是增幅只有可怜的4.3%,甚至还不及整体车市14.8%的增幅,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比亚迪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应。
比亚迪表示,1月份的销量下滑主要是因为春节即将来临,部分供应商会放假,从而影响了生产进度,导致了春节前的备货不足。
但这种说辞也并非全无道理,毕竟春节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人们都会提前准备,车市也不例外,消费者自然会将购车计划推迟到节后进行。
毕竟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年后买车比年初更划算,但更重要的是,春节期间经销商也会放假,因此提前备货成为了各大车企共同的选择。
比亚迪虽然出现了销量下滑,但旗下的海洋网、王朝网、腾势等车型,在1月份的销量却依旧呈现出同比增长的趋势。
其中海洋网车型1月销量共计15313辆,同比增长9.6%;王朝网车型1月销量共计10132辆,同比增长16.3%;腾势车型1月销量共计7388辆,同比增长10.7%。
尤其是腾势D9、D7、D6等车型,凭借超高的智能化和安全性,一直都是合资品牌MPV最强劲的对手,而腾势N7、N8等车型也在智能化和安全性上吊打合资品牌SUV。
相比于其他车企仅仅依靠国内市场来维持销量,比亚迪早在2019年就开始了国际化布局,如今已经在全球建立起了多个海外工厂。
这也为比亚迪提供了稳定的销量基础,特别是在去年,海外市场就贡献了比亚迪近四成的总销量。
而今年1月份,比亚迪海外销量占比首次达到了20%,这也让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份额。
而像奇瑞这样完全依赖海外市场的车企就有些尴尬了,根据奇瑞发布的数据,2025年1月份奇瑞的销量为224323辆,同比增长10.3%。
这个数据看似还不错,但细分开来看,其实很难让人满意,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56801辆,同比增长172.1%。
这其中主要以奇瑞的小型SUV为主,而这个细分市场一直都是合资品牌占据主导地位,所以奇瑞能够在合资品牌包围中突围而出,确实可喜可贺。
虽然新能源车型表现突出,但是奇瑞却依旧无法实现全面开花,因为大部分奇瑞车型都还在燃油车领域,而燃油车领域又恰好是合资品牌最拿手的领域。
合资品牌在燃油车领域有着多年的耕耘,他们不仅拥有先进成熟的技术,还拥有完善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因此合资品牌才能够在燃油车领域屹立不倒。
但是合资品牌现在也并非高枕无忧,因为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大潮来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开始向新能源车型转变,而合资品牌在新能源领域明显起步晚于自主品牌。
去年11月的时候,东方大国新能源汽车占比已经突破30%,但合资品牌在这块却还处于探索阶段,大部分合资品牌还是将重心放在燃油车上。
不过就算如此,对于奇瑞来说,国内市场也并非没有机会,因为有些合资品牌似乎正在加速向中低端市场下沉。
吉利银河系列表现突出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东方大国1月份整体车市销量达到了218万辆,同比增长14.8%。
而在自主品牌中,表现最好的当属吉利了,根据吉利官方发布的数据来看,今年1月份吉利的销量为266737辆,同比增长约25%。
其中新能源销量121071辆,占比突破45%,这也是继去年12月之后,吉利在新能源领域占比超过45%。
吉利之所以能有如此优秀的表现,其实也跟他们今年全新的银河系列车型有关。
这个银河系列其实是一个全新的子品牌,其中包括了从A0级到C级共计10款不同价位的新车型,并且还会不断更新迭代,所以从长远来看,未来可能会有更多新车加入其中。
而银河系列中的所有车型都将搭载一套全新的智能电动架构,这套架构包括了一台400V高压电驱动系统,一套400V高压电池,以及一套支持400V高压快充的电控系统。
其中电池包采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既安全又便宜,但是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的短板就是能量密度低,所以续航肯定不如三元锂电池。
虽然续航短,但是400V高压快充系统能够弥补这一短板,根据吉利官方给出的数据,如果电池包电量充至80%,可以支持续航500公里,而快充只需要30分钟。
而如果使用三元锂电池的话,同样充至80%续航只有400公里,而且充电时间要两个小时,所以如果按同样续航来看,三元锂电池还不及磷酸铁锂电池快充充电时间短。
并且三元锂电池由于使用的是钴元素,所以成本远比磷酸铁锂电池高,即便是相同体积的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低,但成本却只有三元锂电池的一半左右。
比亚迪与吉利竞争
就算吉利推出了全新的银河系列,也不能说其目前在新能源方面就完胜比亚迪了,相反两者其实还是有着明显差距的。
根据乘联会的数据,比亚迪今年1月份新能源销量就有121071辆,占总销量的比例为40.3%,而同样是1月份新能源占比超过40%的车企还有蔚来和极氪两家,但其销量也都不过3万多辆。
相比于这几家新能源品牌而言,即便是传统燃油车厂商,比如上汽通用、长安福特、东风日产、广汽本田这些合资品牌,他们的新能源销量也都能达到2万多辆。
这还是在大多数合资品牌还没有将新能源车型投入市场的大情况下,所以可以说目前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新能源车型上的差距。
根据奇瑞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份奇瑞整体销售224323辆,同比增长10.3%,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56801辆,同比增长172.1%。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奇瑞虽然总体增速没有比比亚迪快,但是在新能源车型上的增速远远超过比亚迪,所以未来随着奇瑞新能源汽车车型数量增加,很可能会追上比亚迪。
奇瑞与国外汽车厂商竞争
如果说奇瑞现在面临最大的压力是国内市场的话,那就未必是真正意义上的压力了,因为目前国内市场都是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之间的竞争。
虽然自主品牌现在已经站稳脚跟,并且逐渐向着各大合资品牌发起冲击,但自主品牌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合资品牌早就盯上了中低端市场。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份,东方大国乘用车市场中,自主品牌占比达到了50.7%,其中最高的一款车就是五菱宏光MINI EV,仅一款车就贡献了9万辆以上的成绩。
像五菱宏光MINI EV这样的车型,自主品牌肯定不会放过,但是一些合资品牌却开始对这些低价位车型虎视眈眈。
像是去年年底,上汽通用就正式宣布,他们旗下低价位纯电动车型——宝骏E100、E200、E300等,将要停产转型为全新的混动技术。
而这样的举动也是一场针对自主品牌的疯狂围剿,因为他们知道,以自主品牌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优势,如果不尽快下沉到低价位市场的话,就再也追不上自主品牌了。
所以上汽通用才会如此不择手段地选择放弃三缸发动机,而转型全新的混动系统,但混动系统肯定没办法取代纯电动车型,所以上汽通用肯定是另有目的。
除了上汽通用之外,还有东风日产、长安福特等合资厂商也开始对中低端市场虎视眈眈,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竞争压力,这些合资厂商也开始加速布局新能源。
不过他们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止这些,因为即便他们开始加速布局新能源车型,但是对新能源汽车来说,他们又何尝不是“门外汉”呢?
像是日产,他们最拿手的就是e-Power混动系统,但是由于这个混动系统还是需要加油来驱动,所以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新能源汽车,更像是一款带油发动机的小聪明罢了。
更别提长安福特了,其全新的福特Puma居然还是基于福特现有的小型SUV进行改造,这样做不仅会造成新的福特Puma存在安全隐患,还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这样可以说,是这些老牌汽车厂商都开始紧张起来,不仅开始向中低端市场下沉,还开始全力以赴布局新能源领域,其原因就是都盯上了2025年的市场。
2025年,将是一个全新的转折点,那时候各大汽车厂商之间才会展开真正意义上的较量,到时候谁能笑到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结语
从奇瑞的崛起到比亚迪的国际布局,当前的汽车市场真是风起云涌,各大品牌都在加速拼搏。作为消费者,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变化?你觉得哪家车企的表现最值得关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也别忘了点赞支持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