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溃败!第一季度燃油SUV销量榜,国产车前五占三,奇骏第43

合资车溃败!第一季度燃油SUV销量榜,国产车前五占三,奇骏第43

合资车溃败!第一季度燃油SUV销量榜,国产车前五占三,奇骏第43-有驾

老司机们可能还没反应过来,合资车的底盘上已经爬满了国产车的螺丝钉。易车榜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燃油SUV销量前五名里,国产车硬生生撕开三个席位。更扎心的是,曾经月销过万的日产奇骏,如今只能蜷缩在43名的位置啃灰。

数据打脸现场

星越L用7.98万辆的季度销量,把合资车按在沥青路面上摩擦——这个数字相当于每分钟卖出1.8台。长安CS75PLUS紧随其后,5.2万辆的成绩单直接把丰田锋兰达挤到季军位置。更让合资品牌心梗的是,前二十名榜单里居然塞进了9款国产车,比早高峰地铁还拥挤。

合资车溃败!第一季度燃油SUV销量榜,国产车前五占三,奇骏第43-有驾

反观合资阵营,途观L勉强挂在第五名,本田CR-V滑落到第七,奔驰GLC成了豪华车独苗。最惨烈的当属日产奇骏,三个月累计销量不足万台,连国产新秀瑞虎9都能踩着它的排气管超车。

溃败三大病灶

病灶一:配置缩水成瘾

合资车溃败!第一季度燃油SUV销量榜,国产车前五占三,奇骏第43-有驾

某日系4S店销售私下透露:"现在合资车连雾灯都敢减配,中控屏分辨率还不如老年机。"反观星越L标配的540度全景影像,连马路牙子下的烟头都能拍清楚。

病灶二:定价迷之自信

本田CR-V入门款敢标价18万,国产同级车直接把L2级辅助驾驶、座椅通风加热打包成标配。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很现实:CR-V季度销量比星越L少了整整3.2万辆。

合资车溃败!第一季度燃油SUV销量榜,国产车前五占三,奇骏第43-有驾

病灶三:换代堪比树懒

某德系品牌工程师爆料:"我们一款车型平台用了12年,国产车三年就能完成两次大改款。"这话不假,看看长安CS75PLUS的月均销量,比某些合资车年度销量还猛。

暗流下的生死局

合资车溃败!第一季度燃油SUV销量榜,国产车前五占三,奇骏第43-有驾

二手车商老张在花乡市场摆了二十年摊,最近却开始主推国产车:"现在收辆三年车龄的合资SUV,倒手要亏两万起步。反倒是国产车,特别是混动版的,放展厅里跟抢似的。"

更致命的危机藏在4S店车间。某合资品牌售后主管透露:"现在保养客流量同比降了四成,很多车主过了质保期就直接转投国产车怀抱。"这就像超市试吃员突然发现,试吃群众吃完样品转头就去隔壁摊位买单。

幸存者游戏

豪华阵营的奔驰GLC成了合资独苗,但1.8万辆的季度销量,在国产高端车面前也显底气不足。宝马X5勉强挤进前三十,代价是终端优惠突破10万大关。有业内人士预测,今年可能见证首个退出中国市场的日系品牌。

合资车溃败!第一季度燃油SUV销量榜,国产车前五占三,奇骏第43-有驾

反观国产车,奇瑞瑞虎8带着2.0T+8AT杀进前五,博越L用CMA架构把油耗压到6.3L。最狠的是哈弗大狗,硬生生在合资车传统优势的越野市场撕开缺口,三个月卖出3.1万辆。

洗牌进行时

某车企区域经理算过笔账:"现在卖十辆国产车的利润,顶得上二十辆合资车。"这种碾压式优势,让合资品牌连价格战都打不起——星越L终端优惠才8000,CR-V却要降3万才能走量。

合资车溃败!第一季度燃油SUV销量榜,国产车前五占三,奇骏第43-有驾

维修师傅老王说得更直白:"现在拆国产车的发动机,里面清一色博世、电装的核心件。反倒是某些合资车,开始用国产替代件降成本。"这魔幻现实,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市场不会说谎,但会沉默地改变游戏规则。当95后消费者拿着手机比参数时,合资车标的情怀溢价,正在以每分钟1.8台的速度蒸发。下次走进4S店前,建议先看看口袋里的购车预算——它可能比任何品牌忠诚度都诚实。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