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打响价格闪电战,枭龙MAX首日斩单1.6万!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价格绞杀战突现戏剧性转折——长城汽车昨夜公布战报,二代哈弗枭龙MAX上市24小时狂揽16368台订单。这款起售价11.68万元的插混SUV,以“油电同价”的屠刀劈开市场防线,沉寂半年的长城汽车终于祭出杀招。

价格铁幕下的逆袭密码

枭龙MAX的定价策略堪称“精准爆破”:110公里纯电续航版本直降3万元门槛,165公里长续航车型卡位15万价格真空带。全系标配的L2+级智能驾驶与Coffee AI座舱,更形成对同级燃油车的降维打击。有经销商透露,展厅里原本咨询合资SUV的客户,近半数转向了枭龙MAX的展台。

被迫参战者的生存法则

这份成绩单背后,藏着长城汽车的转型阵痛。今年前5个月,长城新能源渗透率始终徘徊在20%红线,主力车型销量同比下滑超15%。枭龙MAX的定价,实则是用“割肉放血”换取市场空间——相比同平台车型,其利润率至少压缩5个百分点。业内人士评价:“这不是价格战,而是生存战。”

长城打响价格闪电战,枭龙MAX首日斩单1.6万!-有驾

行业洗牌警报拉响

枭龙MAX的突袭已引发连锁反应:比亚迪紧急调整宋PLUS DM-i终端优惠,吉利银河L7连夜追加购车权益。更深远的影响在于,该车型11-16万元的主力价格带,恰好覆盖传统燃油SUV的黄金市场。某日系品牌区域负责人坦言:“现在每卖10台CR-V,就有3个客户对比枭龙MAX。”

狂欢背后的冷思考

这场价格狂欢暗藏隐忧:当行业集体踏入“15万级标配高阶智驾”的军备竞赛,车企研发成本正以每年30%的速度攀升。枭龙MAX的爆单能否转化为持续盈利?长城汽车在财报电话会上给出答案:年内将砍掉30%燃油车产能,全力押注新能源赛道。这场豪赌的终局,或许将改写中国汽车产业格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