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美元没人要,15万抢着买?这台“半成品”兰博基尼的故事有点意思
2005年日内瓦车展上,兰博基尼掏出一台叫Concept S的怪车——没顶棚,驾驶舱中间竖了道“墙”,活像被斧头劈成两半的Gallardo。
围观群众眼睛发亮,厂家一激动宣布要量产100台,结果算完账立刻改口:“算了算了,这玩意儿造起来亏得裤衩都不剩。”
最后全世界就剩下两台:一台是没装发动机的展车,蹲在兰博基尼博物馆当吉祥物;另一台被中东土豪砸钱提走,结果发现根本没法上牌。
这车二十年来总共只跑了200公里,最近三次拍卖从300万美元一路降到130万,愣是没人接盘。
有意思的是,现在有辆“山寨版”正挂着15万美元的牌子满世界找买家——价格缩水九成,故事却比原版精彩十倍。
设计师的疯狂毕业作
比利时人卢克·东克沃克在兰博基尼的最后一班岗,搞出了这台像战斗机座舱的Speedster。
灵感来自1950年代的单座赛车,车顶那条“脊柱”不光是造型噱头,实际能导流高速气流。
两边迷你挡风玻璃小得像墨镜片,官方说法这叫“防风设计”,但开过的人都说:“时速过160公里,眼泪能横向飘进后排。”
这车最魔幻的是市场反应。
当年日内瓦车展刚结束,就有狂热粉丝拍出空白支票求量产。
兰博基尼高层嘴上说着“概念车不卖”,转头就收了钱给土豪定制了唯一能跑的真车。
结果车主发现这车连欧盟环保认证都拿不到,只能当手办供着。
后来它全球巡展时总被当成博物馆藏品,其实产权证上写的是私人名字。
从神坛跌进二手车市场
原版Concept S的拍卖史堪称大型打脸现场。
2015年纽约拍卖行挂出300万美元天价,比同年法拉利F40贵两倍,结果流拍;2017年降到132万,照样冷场;2019年阿布扎比拍卖会甚至玩起“130万起,买一送一”的套路——送的是兰博基尼工厂参观名额,依然无人举牌。
专业人士分析,这车尴尬在三点:一是不能合法上路,买来只能当雕塑;二是行驶里程太低,机械状态反而存疑;最要命的是设计太极端,开起来“像坐在浴缸里飙车”。
有潜在买家试驾后吐槽:“方向盘后面那道‘墙’挡视线,变道全靠猜。”
民间高手的逆向工程
正当原版在拍卖行吃灰时,德国有个改装厂用Gallardo Spyder复刻了这台神车。
拆顶棚、加脊柱、换悬架,连座椅前的迷你挡风玻璃都1:1还原。
虽然V10发动机比原版少20马力,但能正经上牌加油,车主开着它跑了8万公里,轮胎都磨平了两套。
最绝的是价格。
当年改装费折合人民币不到80万,现在二手价15万美元,相当于北京半套学区房。
有网友算过账:买原版的钱够买20台山寨版,还能剩钱组个车队。
当然行家会指出区别:原版车身用航空铝材,复刻版只是普通钢材;原版中控台按键镶金边,复刻版用的淘宝同款。
但真开上路谁在乎这些?
复刻版车主说得实在:“反正堵在三环上时,围观大妈都管这叫‘兰博基尼’。”
收藏界的黑色幽默
这事折射出超跑圈的微妙生态。
原版Concept S像故宫里的汝窑瓷瓶,拍卖行喊再高价也有人觉得值;复刻版则是景德镇高仿,用着不心疼还能显摆。
去年有消息说,那台流拍三次的原版车被沙特王室私下收购。
但直到今天,它的行驶里程依然定格在201公里——比某些共享单车还少。
有时候,车和人的缘分就像相亲:看得上的买不起,买得起的开不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