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汽车坚持混联技术的战略思考与市场挑战

魏牌高山发布会,老穆这波操作我看不懂

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魏牌高山预售发布会上放话了:“打死也不做增程!” 好家伙,口气比我还大。

增程式这玩意儿,最近几年确实挺火,理想、问界都靠它混得风生水起。

长城汽车坚持混联技术的战略思考与市场挑战-有驾

老穆这石破天惊的一嗓子,摆明了是要跟增程式划清界限,力挺自家研发的Hi4混联技术。

可这Hi4真就比增程式强那么多?

这事儿,咱得好好说道说道。

长城的意思是,增程式这玩意儿,能量传递链路太长,发动机发的电,得先经过发电机,再到驱动电机,最后才到车轮。

一来二去,能量损耗太大,尤其跑高速,油耗高得吓人。

他们还搬出数据说,一些增程式车型,120公里时速巡航,油耗比同级别的混联车型高出一大截。

言下之意,增程式技术落后,属于“退步路线”。

长城汽车坚持混联技术的战略思考与市场挑战-有驾

增程式真有那么不堪?未必吧!

可实际情况呢?

咱老百姓开车,大部分时间都在城市里晃悠,高速路况占比并不高。

增程式在城市里主要用电跑,效率其实挺高的。

那些增程式车主,每天纯电通勤,一个月下来也加不了几次油。

而且,增程式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像问界M7的增程器热效率就挺高,高速油耗也降下来了,跟长城的Hi4差距没那么大了。

再说了,开车嘛,舒不舒服也很重要。

增程式开起来平顺安静,这点混联还真不一定比得上。

长城汽车坚持混联技术的战略思考与市场挑战-有驾

至于技术门槛低,这话也不完全对。

增程式结构简单,成本确实低,但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好事啊。

同样的配置,价格更低,谁不喜欢呢?

零跑C11增程版就是个例子,价格亲民,销量蹭蹭往上涨。

技术这东西,复杂不代表先进,好用才是王道。

奇瑞的鲲鹏增程系统就挺有想法,用齿轮组实现了发动机直驱,效率提升不少。

就连比亚迪的DM-i也开始兼容增程式了,说明这技术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长城汽车坚持混联技术的战略思考与市场挑战-有驾

还有人担心增程式亏电了咋办?

其实,现在增程式车的纯电续航里程都不短,日常通勤完全够用,亏电的情况很少见。

就算真亏电了,也有保电模式顶着,动力不会差太多。

反倒是有些混联车型,亏电后四驱就没了,这也是个问题。

长城为啥死磕混联?或许另有打算

那么问题来了,长城为啥非要死磕混联,对增程式避之不及呢?

也许,这是长城的一种策略。

长城在燃油车时代积累了丰富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技术,Hi4混联技术正是这些技术的延续。

长城汽车坚持混联技术的战略思考与市场挑战-有驾

坚持混联,可以发挥长城的技术优势,降低研发风险。

但新能源汽车市场瞬息万变,用户体验、智能化才是王道。

增程式凭借低成本、便捷补能和舒适体验,已经赢得了不少用户的心。

长城如果一味抱着老技术不放,恐怕会错失良机。

技术路线之争,没有绝对的胜负。

最终谁能笑到最后,还得看市场和用户的选择。

长城“打死不做增程”的豪言壮语,听着是挺霸气,但市场最终会给出答案。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