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汽集团即将迎来年终交卷时刻,以王晓秋与贾健旭为核心的新任领导上任首年将带领上汽集团交出怎样的答卷,自然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毫无疑问,今年对上汽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无论是外界极具挑战的市场形势,还是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2024—2027年)》战略布局,改革创新发展任务并不轻松。面对新的环境与新的挑战,上汽集团方面选择立足销量,并进一步深化在技术和出海两大领域的积累,来助力这家航母级汽车集团在转型过程中稳步向前航行。
自今年7月以来,上汽集团在转型方面取得的成绩可谓有目共睹,整体销量连续5个月实现环比正增长,与德国大众的技术共创也得以敲定落实。
南都智行研究组认为,汽车行业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其发展往往被视为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的缩影。如果只看到眼前一时的得失,仅仅依赖于价格战和缩减成本等方式来进行内卷,对于行业整体的高质量发展或许只会适得其反。构建共荣共生的产业生态,聚焦核心技术加快成果转化,才是头部车企真正应当肩负的使命。
积极调整行之有效
事实上,自今年7月以来,上汽集团迅速落实各项改革举措,积极创新转型发展,上汽整体态势持续向好发展,向着建设世界一流车企目标迈出坚实步伐。
发展势头向上最直观的体现,无疑是连续5个月稳步提升的销量表现。得益于成熟的体系和方法论,上汽集团分别从自主品牌、海外市场和新能源汽车三个角度,来行而有效提振销量。
首先便是今年表现最为亮眼的自主品牌,今年11月,自主品牌销量达28.8万辆,在整体销量中的占比突破60%。这离不开对于资源整合与聚焦效率的强化,通过品牌方面的深度整合以及更加聚焦的后台研发,来实现资源集中进而优化效率。
对于自主品牌效率聚焦的核心措施,便是荣威与飞凡的整合,二者不再各自为战,而是选择携手并进。据悉,荣威飞凡为达成目标开始营销创新,在新媒体营销方面构建起“1+4+8+N”新媒体矩阵,其中包括1个官方平台、4大生产基地、8个大区、N个经销商伙伴以及MCN。双方共同授权的门店数量已迅速增至72家,并预计在今年底前将扩大至100家经销商门店。
海外市场方面,上汽集团同样稳中求进,通过积极调整产品策略,成功应对诸多不利因素。其中,新款MG HS摘得欧洲Euro NCAP及澳洲ANCAP五星安全评级认证,并成功跻身英国月度最佳销量车型榜单;全新MG3 HEV战胜日系竞品,荣膺2024泰国年度车型大奖;全新MG3家族全球持续热销,在全新MG3 HEV的强力助推下,海外月销量站稳万辆规模。
在越发完善的产品矩阵的加持下,今年1-11月份,上汽海外市场批发销量达93.7万辆,在行业中继续名列前茅。其中,上汽MG品牌在欧洲市场累计销量超过22万辆,积极克服欧盟反补贴调查不利影响,保持同比正增长,今年全年有望再创新高。
而上汽今年在新能源市场取得的成就更是有目共睹。今年1-11月份,上汽新能源汽车批发销量达108万辆,同比增长19.5%;其中,11月份新能源销量达17.5万辆,同比增长16.1%,创下今年新纪录。
其中,曾被誉为上汽集团“1号工程”的智己汽车,也凭借国内首个同时具备L2、L3、L4级智能驾驶量产能力,稳居智驾行业头部梯队。目前,智己汽车已连续两个月实现销量破万,12月23日,更是实现累计新车交付突破10万辆。智己汽车也有望进一步凭借城市NOA落地的先发优势助力销量向上。
在今年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依然能够取得如此成绩,也进一步展现出上汽高层对于市场变化的洞察和战略眼光的前瞻。诸多行而有效的措施加持下,上汽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也进一步显现,整体销量连续5个月实现环比正增长,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更是进一步形成合力。
今年11月,在上汽大众40周年之际,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在上海签署延长合资协议,将上汽大众的合资期延长至2040年。收获合资股东提前续约的背后,是上汽集团对于大众和奥迪两大核心品牌的明确定位。
具体来看,上汽大众凭借“促油车、稳电车、上奥迪”的策略,后续将更加专注有盈利能力的油车,同时加强本土化创新发展;奥迪则进一步提升智驾能力,全新品牌AUDI旗下首款高端智能网联电动车型也将在2025年中推向市场,积极向新能源转型。
市场对于上汽集团未来的发展预期和信心,同样反映在资本市场。从11月12日至11月29日收盘的14个交易日内,上汽集团股价累计上涨超27%,总市值从1600亿元上升至超2035亿元;而且在12日、13日出现了连续涨停的情况,这从上汽集团上市以来都并不常见。11月以来,上汽集团股价累计上涨近37%。
加码转型展现国企担当
值得一提的是,加快自身调整的同时,上汽也毫不松懈国企应有的担当和使命,在核心自研技术和助力中国品牌出海方面进一步加大投入,展现国有企业的使命和担当,从而精准落实全面深化改革。
在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中的首要任务之一,便是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更好服务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近年来行业热议的汽车芯片为例,从缺芯保供的需求到国产化替代降本,近期审慎选择采购美国芯片的行业协会声明,再度让汽车芯片成为行业焦点。在新能源及智能化的趋势下,能否掌握大算力、高可靠性、高安全性及大功率芯片,也自然成为保障产业链安全的重中之重。
近期上汽集团2024年度芯片生态产投融合发展论坛上,上汽集团高管表示,2024年,上汽创新研发总院新立项近10个国产芯片量产应用整车项目,进一步提升汽车芯片国产化率,保障产业链供应安全,更与长安、东风、广汽、奇瑞等车企探讨了国产芯片的互认、互用,芯片库内的企业从几十家迅速扩展至上百家。未来,上汽将推动更多国产芯片“上车”,并确保降低成本、质量达标、风险可控。
瞩目成果的背后,离不开上汽集团在技术研发上的持续投入。十年来,上汽集团在智能电动核心技术领域的投入近1500亿元,获得了26000余项有效专利,涵盖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以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的“七大技术底座”全面跃迁升级进入2.0时代。
显然,自研技术虽然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且不一定能迅速见效,却是难而正确的事。王晓秋指出:“上汽集团肩负着上海工业经济稳增长的重任,全面深化改革这一仗必须打赢,没有退路。”在上汽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的“五大战略任务”中,更是有两大任务围绕技术领域,包括以智电技术为关键,优化产品结构,以及自研、合作并举,拓展产业生态。
得益于上汽集团对于新能源时代、智能化时代所需的所有核心技术全面掌握,以及在产业链各协同环节不遗余力的投资布局,上汽集团才能在保障产业链安全方面更有底气,尤其是在产业链核心环节的布局,严控产业链断链风险。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整体发展趋势,转型全球化车企已然成为中国车企的必然选择。作为中国汽车企业中的出海标兵,除了自身海外市场的销量节节攀升,上汽集团更是从码头到造船再到融资扩股,打造一整套完整的出海产业链,来为中国品牌整体加速出海“铺路搭桥”。
12月12日,上汽集团旗下安吉物流建成海通太仓码头正式投入运营,作为长江流域最大的汽车滚装码头,年吞吐量达130万辆的海通太仓汽车码头,有望成为中国汽车品牌“跨洋出海”新通道。12月23日,“上汽安吉威信号”完成交付,计划首航欧洲后投入美墨航线。目前,上汽旗下安吉物流已建成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自营船队。到2026年上汽远洋船队的规模将达到22艘。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上汽各大主要板块的管理层更替呈现出年轻化态势,组织架构调整带来的利好有望逐渐释放。叠加上海市政府的支持和新晋管理层的精准施策,上汽有望加快改革步伐,加速智电转型,继续稳坐国内汽车行业头把交椅。在积势蓄力的加持下,上汽集团有望在2025年筑底反弹,并在2026年站上更高起跑线。
南都记者 于典 发自上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