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比增长268%!小鹏汽车价格屠刀下的“阳谋”

小鹏汽车港交所公告,3月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3205辆,同比增长268%,已连续第五个月交付量超过了30000辆;2025年第一季度,共累计交付94008辆智能电动车,同比增长331%。

同比增长268%!小鹏汽车价格屠刀下的“阳谋”-有驾

当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在为"价格战"的烈度争论不休时,小鹏汽车用一组充满韧性的增长曲线,为行业提供了一种更具可持续性的解题范式

价格屠刀下的“阳谋”

小鹏的低价策略绝非简单的"赔本赚吆喝",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价值重构。通过"增配反降价"的逆向操作,2025款G6以17.68万起售价全系标配图灵AI智驾、800V高压平台及5C超充电池,较现款下调2.31万元;G9顶配价格更是直降8.11万至27.88万,却新增双腔空气悬架等高端配置。这种"价格向下,配置向上"的打法,本质上是用技术规模化的成本优势,重新定义了15-20万元价格带的价值基准。

在金融政策设计上,针对X9等车型推出的"0首付+5年0息"方案,巧妙地将购车门槛转化为月供压力测试。以X9最低配24.88万计算,5年免息分期后每月仅需支付4147元,相当于用燃油车中级车的持有成本,享受百万级豪车的智能体验。这种金融杠杆的运用,既规避了"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嫌疑,又精准捕捉了价格敏感型用户的消费心理。

产品矩阵的“蜂巢思维"

从11.98万起售的MONA M03到27.88万的G9顶配,小鹏构建了覆盖首次购车者、家庭用户、科技尝鲜者等多维需求的立体化产品矩阵。特别值得注意的是,P7+以18.68万的价格切入20万级家用轿车市场,凭借702km续航和XNGP智驾系统,在比亚迪汉、特斯拉Model 3的夹击中开辟出差异化赛道。这种"田忌赛马"式的市场切入,展现了小鹏对需求痛点的精准把握。

在技术下沉路径上,小鹏将原本属于高端车型的5C超充电池、AI智驾系统等技术逐步普及。以G6为例,其搭载的XNet 2.0深度视觉神经网络,通过规模化应用使算法迭代成本降低40%,而508TOPS双NVIDIA DRIVE Orin智驾芯片的量产,则让L3级驾驶辅助的硬件成本较三年前下降65%。这种技术普惠策略,正在重塑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公式。

同比增长268%!小鹏汽车价格屠刀下的“阳谋”-有驾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曾缔造哈弗H6神话的"铁娘子",王凤英上任后力排众议推出11.98万起售的MONA M03,72小时订单突破5万辆。这款车型以"高配低价"策略直击比亚迪腹地,其搭载的XNGP智驾系统成本较行业平均水平低25%,展现了王凤英对供应链整合的深厚功力。

同时,王凤英引入经销商竞争机制,打破直营店"大锅饭"模式,使渠道效率提升30%。她推动的"战区制"改革,将全国划分为12大战区,每个战区配备专属运营团队,使市场响应速度加快50%。

后记:低价策略的"终局思维"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新能源车平均降价幅度达13%,但小鹏的毛利率却逆势提升2.1个百分点。其秘诀在于:通过供应链垂直整合(如电池包自产比例达65%)和C2M定制模式,将成本优化转化为价格竞争力。

这种"低价-规模-技术-生态"的正向循环,正在重塑新能源汽车的商业模式。当其他车企还在纠结于"保价"还是"降价"时,小鹏用持续进化的产品矩阵证明:真正的价格战,打的是技术储备和战略耐心。

3月31日,小鹏汽车宣布其全新车型MONA M03在短短216天内成功实现了第十万台的下线,这一速度创下了新势力纯电车型最快生产下线的全新纪录。小鹏MONA M03自2024年8月27日上市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出色的性能赢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新车共推出了三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1.98-15.58万元,这一亲民的价格策略使得新车在上市之初便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追捧。据统计,新车上市仅52分钟,订单量便突破了10000台。

站在2025年的时间节点回望,小鹏的低价走量策略绝非权宜之计,而是一场经过精密计算的长期主义实验。当行业还在争论"价格战"的利弊时,小鹏已经用销量曲线画出了一条清晰的结论,在智能电动汽车的马拉松赛道上,行稳方能致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