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正经历高速发展,但行业乱象也随之显现。4月2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联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关于规范驾驶辅助宣传与应用的倡议书》,明确提出三大核心要求,旨在遏制企业虚假宣传、过度营销行为,强化用户安全认知,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行业背景:L2级驾驶辅助规模化应用亟待规范
近年来,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快速迭代,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即L2级驾驶自动化)已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然而,部分企业在宣传中将驾驶辅助功能与“自动驾驶”混淆,导致消费者误用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中汽协指出,规范行业宣传与产品应用已成当务之急。
倡议核心:三大举措筑牢安全防线
1. 强化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企业需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系统功能边界与安全响应机制,并通过合理的人机交互设计确保信息提示清晰易懂。研发、测试与生产环节需严格把控,持续保障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能。
2. 规范营销宣传行为
依据国家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GB/T 40429—2021),企业应杜绝使用“自动驾驶”等误导性表述,避免模糊功能命名。对已发布的失实信息须及时整改并澄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3. 建立用户告知机制
车企需向用户全面披露驾驶辅助系统的责任归属、功能限制、正确操作方式及应急处理方法,确保消费者明确认知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的本质区别,防范误用风险。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此次倡议直击行业痛点。此前,部分车企为吸引消费者,过度渲染技术能力,例如将L2级系统包装为“准L3”甚至“自动驾驶”,导致用户放松警惕。中汽协强调,规范宣传不仅是法律义务,更是保障道路安全的关键措施。
未来,中汽协将联合行业组织强化协同治理,推动技术有序发展。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或将加速行业洗牌,倒逼企业提升技术透明度与产品可靠性,同时为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奠定信任基础。
综合证券时报网、中新经纬、每日经济新闻、第一财经、澎湃新闻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