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赵买电增车后悔,9个油让他明白混动与增程差距大

买电车,你是不是也犯嘀咕,“油混”和“电增”好像差不多?反正都能来电嘛。可不少老炮儿,特别是那些已经出了血的车主,会跟你掏心窝子:“哥们儿,这俩茬儿,门道大了!而且,这沟壑,比你瞅着的还深。”

就说我一发小老赵吧。去年底,他赶时髦,也想绿牌出行,狠了狠心搞了台电增SUV。当时销售吹得天花乱坠,说市区溜达零油耗,跑长途也顶呱呱。结果呢?春节跑高速回老家,那油耗跟坐火箭似的,直接奔着9个油去了!老赵那个肉疼啊,直嚷嚷“这还不如我之前的喝油大户!”

老赵买电增车后悔,9个油让他明白混动与增程差距大-有驾

这事儿啊,就得掰扯掰扯它们的动力总成。油混车,就像个“混合双打”,内燃机和电机,好基友,一起冲锋陷阵。市区龟速挪动,电机单飞,静谧又抠门;上了高速,需要发力了,内燃机火速支援,劲儿道十足。

电增车呢,更像个“独行侠”,主要靠电机耍单儿。内燃机?它就是个“充电宝plus”,电池见底了,它才吭哧吭哧地打火,给电池补血。乍一看,都是为了省油,可真上手了,差别大了去了。

老赵买电增车后悔,9个油让他明白混动与增程差距大-有驾

油耗这码事,可不是闹着玩的。油混车,要是油电配合得当,的确能省下不少银子。我见过有油混雷凌的车主,市区浪,百公里油耗愣是能压到3个多油,绝了!可电增车就不一样了,尤其是在高速上,内燃机得一直加班发电,能量转换过程里有折损,油耗自然就上去了。老赵那9个油,真不算什么孤例。

再唠唠动力。油混车,内燃机和电机都能直接拽着车轮跑,所以动力输出更直给、更丝滑。你超车、上坡,心里有谱。电增车呢,市区晃悠晃悠还成,但上了高速,尤其电量告急的时候,那动力就有点“拉胯”了。你想超个车,猛踩电门,内燃机在那儿嚎叫半天,速度就是上不去,那种赶脚,真叫一个“窝火”。

老赵买电增车后悔,9个油让他明白混动与增程差距大-有驾

还有静谧性。油混车在高速上,内燃机和电机配合默契,车内噪音相对较小,坐着也舒坦。电增车就比较糟心了,内燃机一旦点火发电,那噪音,尤其是在高速巡航时,就跟在你耳边嗡嗡嗡,时间长了,真让人上头。

当然,这俩车也不是一无是处。油混车技术复杂,零件多,制造成本高企,后期保养维护也烧钱。电增车构造简单,理论上保养能省几个钢镚儿,但一些高阶电增车,保养账单也挺扎眼。只能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老赵买电增车后悔,9个油让他明白混动与增程差距大-有驾

所以说,买车这事儿,可别被销售的话术给绕进去了。你得琢磨琢磨自己到底要啥。如果你经常在城市和高速之间切换,对推背感和续航里程有追求,那油混车或许更对你的胃口。如果你主要在市区通勤,图个安静省钱,那电增车也未尝不可。

只不过,别像老赵一样,糊里糊涂地入了坑,吃了瘪才醒悟,“油混”和“电增”,压根儿就不是一回事。这年头,挣钱不易,置办家当更得擦亮眼睛啊!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锅甩给“新能源是大势所趋”时,是否忽略了厂家的营销套路和消费者信息闭塞的现状?这背后,或许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行业规范和监管缺失。单单“油耗”这个数据,就足以窥见问题的冰山一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