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技平权成了空头支票:17万的哪吒车为何变成“电动老头乐”

杭州的何先生去年花17万买了辆哪吒S增程版,本以为能享受“油电两用”的科技便利,结果半年后增程器故障,纯电续航直接“腰斩”。每天上班战战兢兢算着电量,被邻居调侃开的是“高价老头乐”。这荒诞的一幕,揭开了新能源汽车行业“科技平权”口号下的残酷现实。

当科技平权成了空头支票:17万的哪吒车为何变成“电动老头乐”-有驾

口号喊得响,落地变了味‌

哪吒汽车曾高调宣扬“科技平权”——要让普通人花更少的钱享受高端技术。但现实却是:技术没“平权”,风险全让消费者扛了。比如宣传中的增程技术号称“续航无忧”,结果关键部件故障后,车主只能靠纯电“瘸腿”行驶。更讽刺的是,当车主要求维修时,却发现4S店跑路了,客服电话成摆设,配件一等就是小半年。所谓的“平权”,成了车企单方面画大饼的游戏。

当科技平权成了空头支票:17万的哪吒车为何变成“电动老头乐”-有驾

‌资本催熟的“科技泡沫”‌

哪吒汽车的问题并非偶然。为了抢占市场,不少新势力车企疯狂扩张:全国铺300家门店,技术测试周期压缩30%,甚至靠融资“烧钱”抢用户。这种“打激素”式增长,导致品控缩水、售后体系崩塌。浙江工厂停产、门店被物业贴封条的新闻,暴露了车企现金流断裂的窘境。资本退潮后,一地鸡毛全甩给了车主——技术缺陷、售后瘫痪、资产贬值,消费者成了最直接的“接盘侠”。

当科技平权成了空头支票:17万的哪吒车为何变成“电动老头乐”-有驾

消费者成“数字韭菜”‌

这场闹剧最扎心的是,科技企业的“创新”反而加剧了不平等。有钱人买的车坏了能维权,普通人却维权无门:北京李女士的哪吒U电池故障后,每天通勤4小时挤地铁;义乌黄先生的车变成“充电站钉子户”。更可怕的是,当车企用“OTA升级”“智能生态”包装产品时,很多人忽视了造车的本质仍是安全、可靠、服务——这些基础项做不好,再炫酷的科技都是空中楼阁。

当科技平权成了空头支票:17万的哪吒车为何变成“电动老头乐”-有驾

新能源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祛魅。当车企把“科技平权”当营销话术,而非对用户的真实承诺时,普通人买到的可能不是技术进步的红利,而是资本游戏的代价。毕竟,真正的平权不该是让消费者用真金白银,为企业的冒进买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