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高铁时代铁路货运:现状与展望

2019年徐宿淮盐铁路正式通车,宿迁成功迈入高铁时代,城市发展迎来全新机遇,铁路货运领域也发生了深刻变革。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宿迁铁路货运呈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

宿迁高铁时代铁路货运:现状与展望-有驾

现有铁路货运格局与发展成果

宿迁境内既有普铁包括宿淮铁路和新长铁路,以货运为主、客运为辅。其中新长铁路全长529千米,在宿迁境内有56km,于2002年建成通车,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沿途经过沭阳县和泗阳县,对沿线城市经济起到了一定的拉动作用。2023年,宿迁全市铁路完成货运发送量25.2万吨,同比增长28.9%,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劲头。仅2023年上半年,宿迁市境内铁路货物发送量就达10.4万吨,同比上升45.93%。快递物流等行业的迅速发展,成为铁路货运需求不断增加的主要驱动力。

高铁时代下货运的新机遇

随着高铁网络的不断完善,宿迁的区位优势愈发凸显。一方面,高铁快运物流具有运输速度快、运能大、距离长等优势,是适应现代物流未来发展的新型运输方式。宿迁作为中国快递示范城市,2022年快递发件量达到5.69亿件 ,快递业务量位于全省第5位、全国第42位,为构建高铁快运物流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宿迁首个高铁快运物流基地规划研究工作大纲已通过专家组审查,这将有力推动以高铁快运为核心的综合物流枢纽建设,提升运输服务效能,促进铁路场站快运服务设施布局优化与物流功能强化。另一方面,规划中的新淮铁路、连宿蚌铁路等项目若建成,将进一步完善宿迁的铁路货运网络。连宿蚌铁路横跨江苏和安徽两省,一头连着连霍铁路,另一头和京沪铁路相接,不仅能加强连云港港口的地位,还将把宿迁更紧密地融入铁路路网中,为宿迁铁路货运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尤其是在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的货运往来方面潜力巨大。

现存问题与挑战

尽管取得了一定发展,宿迁铁路货运仍面临诸多挑战。其铁路货运起步晚,运输较为分散,基础配套设施薄弱,行业制度尚不完善,物流渠道也相对单一。与发达地区相比,铁路货运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较低,货物运输的跟踪、监控与管理不够高效,难以满足现代物流快速响应的需求。此外,宿迁铁路货运在多式联运的衔接上还存在短板,铁路与公路、水运等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效率有待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综合运输优势的发挥。

未来发展方向

展望未来,宿迁应进一步加强铁路货运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铁路货运站场布局和专支线建设,提高铁路货运的装卸、存储和运输能力。积极推进多式联运发展,加强铁路与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方式的无缝衔接,打造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例如,加强与运河宿迁港的联动,实现铁路运输与内河航运的优势互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加大对铁路货运信息化、智能化的投入,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货物运输的全程监控、智能调度和精准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同时,根据本地产业特色,如高端纺织、机电装备、绿色食品等产业,制定针对性的铁路货运发展策略,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物流支撑 。

在高铁时代的浪潮下,宿迁铁路货运虽有挑战,但机遇更多。通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运输结构、提升服务水平,宿迁铁路货运有望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连接宿迁与全国市场的重要纽带,助力宿迁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