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跑车销量下滑,甚至科迈罗等传统车型也停产,双门轿跑车越来越少。日产最新款 Z 是展厅中剩下的为爱好者提供后轮驱动和手动变速箱的双座跑车之一。日产的光环跑车 GT-R 在 2024 车型年后停产;它以全轮驱动、没有手动选项和高得多的价格度过了 17 年。市场上是否有空间容纳价格更高、性能和独特性超越原厂顶配Z Nismo的日产手动挡跑车?位于佐治亚州卡罗尔顿的日产改装专家 Z1 Motorsports 认为有。我们最近驾驶该公司最新产品600R行驶了几百英里。这是一款功能强大、经过深思熟虑的套件,可放大 Z 体验,而不会过分夸张。
Z1 在 600R 上装配了一些低调的碳纤维部件以增加美感,Recaro 桶形座椅让每个人都能稳稳坐稳,还进行了一系列底盘升级:S-Pro 绞牙避震、可调节束角臂、性能稳定杆、后外倾/牵引臂、前上控制臂、性能制动器和支撑架。
然后是动力系统,也就是 600R 的名字。工厂 Z 双涡轮增压 VQ 系列 3.0 升 V-6 发动机可输出 400 马力(或 Nismo 的 420 马力),而 Z1 则将 600R 适当地提升到 600 马力。为了获得额外的 200 马力,Z1 为 600R 安装了一对 VRX70 涡轮增压器,用螺栓代替工厂蜗牛。还有一个新的泄压阀、更强大的点火线圈和低压燃油泵,以满足对高测试的新需求。Z1 使用 EcuTek 软件提供调校校准。所有组件均在 Z1 位于佐治亚州的工厂安装在客户提供的汽车上。自动挡 Performance 车型的配置成本为 35,999.99 美元,手动挡车型则需要额外花费 1,000 美元用于升级离合器和飞轮。Sport 车型的价格要高出 4,000 美元,因为它们还需要升级差速器。还有可选配件包可供选择,包括竞赛刹车、差速器冷却器和差速器支架;所有这些配件都安装在我们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郊外驾驶的 600R 上。
尽管通过提供更多的增压和气流来产生多 50% 的功率,新的涡轮增压器和 ECU 调校让 600R 具有极佳的油门响应。我们预计会有点滞后,但并没有。即使只是怠速,发动机也想要启动。(我们必须学会温柔地踩右脚。成长过程中会有些烦恼。)峰值输出出现在 3.0 升 V-6 的 6800 rpm 红线处,在那之前的几百 rpm 就超过了 600 hp。峰值扭矩出现得更早,在 4300 rpm 时,据 Z1 称,此时发动机产生“超过”550 lb-ft 的扭矩。有了如此宽的功率带,很容易让 600R 保持在能够提供足够拉力的档位上。
Z1 的 600R 套件包括一个猫背式排气系统,其尖端与碳纤维后部价层完美契合。我们没有原厂 Z 与之进行背靠背比较,但从喧闹到精致,排气声明显属于后者。Z1 将其称为“Touring”排气,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合适的名字。我们只发现少数情况会导致排气嗡嗡作响 - 特别是在 2000 rpm 左右,轻踩油门,发动机负荷较小的情况下。而且由于顶端功率很大,我们在城里短距离换挡,导致多次出现嗡嗡声。同时,正常驾驶时扭矩充足,没有必要将发动机转速调到红线附近。(为了进行全面评估,我们还是这么做了。)
当你拥有 600 马力的灵敏动力时,原厂日产 Z 的几个小瑕疵可以视为特色而非缺陷。例如,轮舱内没有太多隔音材料。我们选择将其视为路面状况的声音指示。每次我们听到粘稠的横滨橡胶将碎石卷起的叮当声,我们都将其解读为警告,不要在拐角处过于自大。
日产 Z 的车舱设计复古,但有人说它太像它所取代的 370Z 了。(这两款车仍然共用一个基本平台。)但我们发现内饰是这款车的另一个强项。中央屏幕足够大,可以不占据空间,而且暖通空调控制系统采用了久经考验的三表盘布局,汽车制造商经常尝试改进这种布局,但都以失败告终。老就是金。
仪表盘屏幕是可重新配置的,在性能模式下有一个大而显眼的数字转速表。驾驶员还可以选择将增压表添加到这个数字显示屏上,尽管它是多余的,因为增压表是仪表盘顶部三个指向驾驶员的仪表之一,另外两个是涡轮转速表和电池电压表。我们发现内饰很舒适,布局简单易懂,尽管有一些怪癖。正如我们在之前的驾驶中注意到的,通过倾斜的后玻璃的可见度并不好,后视镜提供的视野更多的是货物区而不是交通状况。即使考虑到这是一款双座跑车,货物区也乏善可陈。(Supra 更实用。)它的深度刚好够放一个随身行李包平放,不过支撑塔侵占了太多空间,以至于你每次出门旅行时都可能会在里面玩俄罗斯方块。
规格:Z1 600R
价格:35,999.99-40,999.99美元
动力系统: 3.0升双涡轮增压V-6,六速手动
输出功率: 600 马力;550 磅英尺
布局: 前置发动机、后轮驱动、双座双门轿跑车
竞争对手: 福特野马 GT、宝马 M4
Recaro 桶形座椅(包括头枕上的 600R 标志)既有缺点也有优点。由于底座的侧垫较高且位置较低,并且不具备高度调节功能,因此进出时略显困难。但它们确实提供了足够的侧向支撑,而不会挤压或限制太多。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将它们与我们最近体验过的 BMW M4 Competition 的(可选)原厂座椅进行对比。虽然那些座椅即使是短途旅行也很拥挤,但 600R 的座椅适合更广泛的乘客,并且仍然适合长时间驾驶。身材较高的驾驶员想要驾驶 600R 上赛道时需要注意将座椅安装得足够低以便可以戴上头盔。
我们之前驾驶日产 Zs 的经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舒适而可控的驾驶体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如此,它还是比我们预期的高性能汽车具有更多的俯仰和侧倾。Z1 明显稳固了车身,但驾驶体验并不太糟糕。这再次让我们想起了去年年底我们测试的 Carbahn 改装版 M4,我们也称赞了它出色的驾驶和操控平衡。凭借宽大而粘性的横滨轮胎,抓地力的极限非常大——足以让您在任何弯曲的乡间小路上都充满信心,再加上改进的刹车。
改装爱好者对心爱跑车的诠释并非新鲜事,但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一传统得以延续。Z1 的工程设计和执行如此出色,为日产和改装爱好者提供了更多有趣的途径,让他们可以打造自己的最新 Z 车型。
2025 年日产 Z(Z1 600R)
优点: 更坚固的操控性是一种改进,至少在修整良好的道路上是如此。交钥匙套件功能强大,外观精美,不会掩盖标准 Z 的简洁线条。
缺点: 座椅可能不适合身材较高的车手,尤其是在赛道上。后方视野仍然低于标准。
要点: Z1 600R 套件似乎是用互补的部件组装而成的,可以提升 Z 体验,但又不会过分夸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