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们请注意,你们的座驾在短短一年后或将面临淘汰的命运,即便是那些尚未交付的电动车也不例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接下来,我们还能否购买新能源车,且听我慢慢道来。
近期,工信部发布通知,自2026年7月1日起,将对电动汽车实施新的国家标准。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电池安全标准的升级。新规要求,在车辆遭受撞击后,电池在热失控的2小时内不得起火、爆炸,甚至不能冒烟,以免对人员造成任何伤害。而相比之下,我们目前所采用的是五年前的标准,仅要求车辆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考虑到国内救援速度通常在1小时内,最快也需要15分钟,5分钟的时间显然不足以完成救援。此次将标准延长至两小时,显然是为了解决这一痛点。此外,新规还增加了电池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的安全检测等多项严苛测试,将安全性与可靠性提升至新的高度,被业界誉为“史上最严电动车安全标准”。
那么,为何新国标会将安全标准提高至此?难道仅仅是近期社会新闻带来的压力?事实上,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已经超过半数,达到51.1%。随着销量的激增,一个惊人的数据也浮出水面:新能源汽车的起火率是燃油车的两倍以上,每10万台就有8辆起火,而去年就有38.07万辆新能源汽车因起火风险被召回。如果不提高标准,马路上的车辆几乎成了移动的定时炸弹。
因此,所有新能源车主都应该意识到一个严峻的现实:2018年之前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已临近报废期限。明年7月新规实施后,我们手中的大部分新能源汽车将面临淘汰。对于打算购买新能源车但并不急于入手的朋友,我建议不妨再等等。毕竟,国标只是底线,安全才是生命线。
至于明年新规实施后,新车价格是涨是跌,哪家新能车企将成为下一个倒闭的对象,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