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五菱宏光 MINI EV 以 2.88 万的超低起售价重塑市场格局,当比亚迪海鸥成功将 300km 续航的车型价格控制在 8 万元以内,你是否察觉?在这个细分赛道上,自主品牌正展开一场激烈的巅峰对决。
而那些平日里总把“技术储备”挂在嘴边的合资大厂,此时却集体陷入了沉默——直至丰田突然抛出“电动雅力士 5 万起”这一震撼消息。
实际上,合资厂早已心急如焚!瞧瞧大众 ID.3,在欧洲售价 15 万,来到中国即便降价 5 万,销量仍不及比亚迪海豚。这足以证明,传统的油改电模式在当下市场已然行不通。丰田此次倒是学乖了,直接将有着 18 年历史的雅力士外壳套在电驱系统上,堪称“老坛装新酒”的省钱高招。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坛“新酒”的成本真能如愿压低吗?目前,动力电池每度电成本始终卡在千元红线。
比亚迪之所以能让海鸥达到 7 度电/百公里的能耗水平,依靠的是 e 平台 3.0 的先进黑科技。倘若丰田用老平台强行改造电动车,只怕底盘里的每一颗螺丝都在暗示着成本的增加。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丰田宣称要推出比比亚迪价格更低的产品!要知道,当前欧洲市场最便宜的电动车达契亚 Spring(国内名为东风纳米 01),折合人民币也要 9 万起步。
若丰田真能推出 5 万级的电动车,恐怕德国得连夜修订反倾销法案了。
不过,我还是要给大家降降温。参考丰田在东南亚推出的“丐中丐”车型,收音机都得额外选装。这款电动雅力士所谓的“精致路线”,极有可能是塑料方向盘搭配织物座椅,续航能达到 150km 就已实属不易。
反观比亚迪海鸥,全系标配快充和刀片电池,这才是真正的技术普及与应用。
值得留意的是,丰田此次的目标市场是欧洲而非中国。毕竟在中国市场,宏光 MINI EV 已树立了难以超越的标杆,后来者若想凭借简陋的配置突出重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在欧洲,消费者对小型车的接受度较高,再加上丰田的品牌影响力,说不定真能复刻 Urban Cruiser 的销售佳绩——尽管这款车在中国市场,连老头乐的市场份额都难以占据。
依我看,与其期待合资厂大发善心推出惠民车型,不如多为自主品牌喝彩。若不是比亚迪降低了三电系统的成本,若不是宁德时代打造出世界级的电池工厂,这些外国巨头怎会放下身段涉足廉价电动车领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