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标ID.与众,真不是撕了标签一个样?

ID.与众,听名字就看得出其想要标新立异的决心。遗憾的是,除了采用金标以及在设计上有所变动外,其在中国用户十分看重的智能化上并没有多么与众不同。反倒是在售价上,ID.与众和国内新能源同级竞品相比有点与众不同——20.99万元起的价格,的确有点虚高了。

除了价格,作为江淮汽车与大众集团第二次在电动化上的尝试,ID.与众在品质上是否会受到江淮汽车的影响,同样是广大消费者颇为关心的问题,毕竟自从此前被央视3·15晚会点名后,江淮汽车在产品的口碑上就一直被外界所诟病。

金标ID.与众,真不是撕了标签一个样?-有驾

此外,作为大众(安徽)旗下第一款电动车,ID.与众如何才能避免与大众另外两家合资车企的ID.系列产品相互内耗,这同样是十分考验大众管理层的难题。既然都是基于MEB平台打造的车型,ID.与众在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的ID.系列产品正面相逢时,消费者恐怕还是倾向于选择后两者,毕竟当大众一方都相同时,上汽、一汽的“背书”能力肯定比江汽更强。

谈到这里,我们不禁想问:在有了一汽-大众、上汽大众的电动化产品后,大众(安徽)的金标大众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市场与时间会给出此问题的答案。

ID.与众,并没多么与众不同

近日,大众(安徽)推出了其旗下首款电动化产品ID.与众,该车定位为紧凑型纯电轿跑SUV,共有Pro长续航、Ultra长续航、Max高性能3款车型,整车尺寸为4663mm×1860mm×1610mm,轴距2766mm,最大续航里程为621公里。售价20.99-24.99万元,若加上限时权益,目前的实际起售价为19.99万元。

至于首款新车为什么叫“与众”?官方给出的解释是:其一是与大众,指代与大众汽车的关系;其二是与众不同,强调该系列产品将主打个性化市场,与目前大众主打的主流市场不同。

金标ID.与众,真不是撕了标签一个样?-有驾

而ID.与众的不同之处,在产品上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采用了金色大众VW标识,以区别于目前的银色大众标识;二是在产品的设计上更加个性化。

比如在车身设计上,ID.与众在多处加入了与车标颜色相同的金色元素,如轮毂、前后灯碗、格栅气帘线等位置使用的金色装饰,还有前后保险杠上的“赛车旗”纹路都采用了金色元素。

此外,ID.与众的太空悬浮车顶继承了ID. R概念超跑的设计手法,使其更加个性时尚,搭配高亮黑A柱,将挡风玻璃连接到侧玻璃,产生类似于赛车遮阳板的全景效果,使整车运动气息更强。

智能座舱方面,ID.与众全面采用了UNYX.OS操作系统,用户不仅可以对智能助手的PTA个性化形象进行定制,还可依据个人喜好通过捏脸、装扮、动作、真人语音克隆等进行设定,打造个人专属的AI智能伙伴。智驾方面,该车全系标配了全新IQ. Drive全旅程智驾系统,能实现拨杆换道的高速领航功能,支持遥控泊车、记忆泊车和手机在线寻车等功能,在泊车便利性上有所提升。

不得不说,ID.与众在智能化上的确有所提升,但这些提升还远不足以使其“与众不同”,顶多就是做到了“别人有的我也有”,就此而言,ID.与众实际上并没有“与众”不同,而是很“大众”。这样的产品力配上并不算便宜的价格,使其与很多中国品牌的同级竞品相比并没什么优势,反而打破了大众自身的价格体系。

金标ID.与众,真不是撕了标签一个样?-有驾

同为紧凑型纯电SUV,比亚迪宋PLUS EV 车身尺寸甚至比ID.与众稍大,续航也相差不多,但其售价区间却为14.98-18.98万元,最高配的价格都比ID.与众的最低配价格还低。此外,一汽-大众的ID.4 Crozz 在车身尺寸、续航上与ID.与众也相差不大,但其两款中配车型的价格也均低于20万元,同样比ID.与众的最低配价格要低。

在此情况下,ID.与众要想在销量上有出色的表现,恐怕可能性不大。有消息称,大众(安徽)的高层表示不急于求销量,而是先树立品牌声誉。问题在于,若长时间无法在销量上获得正向反馈,大众(安徽)又能坚持多久呢?

大众与江汽的第二次尝试

实际上,早在大众(安徽)推出ID.与众前,大众就与江淮汽车共同推出过思皓品牌,只不过当时大众(安徽)还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江淮大众。2018年4月江淮大众发布了合资公司的全新品牌SOL思皓,并亮相了首款量产车思皓E20X。但这款车正式上市后销量十分惨淡,其被认为是江淮iEV7E的换壳产品,除了有大众的品牌背书外,技术上毫无大众的基因。

思皓E20X销量惨淡,主要问题还是出在品质上。据汽车投诉网站车质网显示,思皓E20X即便是近几年仍被消费者投诉,主要问题包括动力电池故障、驾驶辅助系统故障、车身附件及电器等。

金标ID.与众,真不是撕了标签一个样?-有驾

如果纯粹是江淮制造,那其销量惨淡似乎就可以理解了,毕竟江淮汽车此前曾因质量问题被央视3·15晚会点过名。2013年的央视3·15晚会,江淮同悦轿车被曝车漆鼓包锈穿,许多车的车身及底盘附近的钢板锈穿,而这一块是保证后排乘客安全的重要位置。自从江淮和悦在央视3·15上被曝光质量问题后,江淮在乘用车领域的产品口碑就急剧下降,销量也自此一蹶不振。

此后,大众(安徽)便将思皓品牌授权给江淮汽车使用,合资公司将不再使用该品牌,而是生产基于大众MEB平台的纯电车型。也就是说,大众此后不会再使用思皓品牌,也不会为思皓注入任何技术。

金标ID.与众,真不是撕了标签一个样?-有驾

思皓品牌下目前只有一款车名为“花仙子”的微型车在售,其他车型均已停产。花仙子为纯电车型,于2022年底首次上市,今年上半年该车累计销量仅为714辆。

近日,大众(安徽)推出的首款纯电车ID.与众,实际上是大众跟江淮汽车在那次失败的合作之后,第二次在电动化上做出尝试。虽然说ID.与众是基于全新的大众MEB平台打造的车型,但鉴于其与江淮的合作关系,很多消费者仍然很担心其品质是否会有问题。毕竟自从被央视3·15点名后,江淮口碑便一直不太好,而且相比于上汽、一汽,江淮的实力的确要弱得多。

与南北大众难免一战

本次大众(安徽)推出ID.与众之后,很多业内人士都会产生如下疑问:在中国车市,真的有必要多一个金标大众吗?如何在产品和资源上平衡好金标大众与另外两家合资大众的关系?

答案是,金标大众的确有必要,但其必然会与另两家大众的合资公司在产品和资源上产生竞争和内耗。与南北大众不同的是,大众在大众(安徽)合资公司中具有绝对的话语权:75%控股、100%管理运营权、完全面向中国市场、专注于本土化研发,这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大众(安徽)才是大众的“亲儿子”。

金标ID.与众,真不是撕了标签一个样?-有驾

75%的股比不但意味更高比例的利润分成,也意味着大众有更多的理由来做战略上的投入和调整。换言之,大众(安徽)对于大众集团的作用,已经不是简单地在中国造车卖车了,而是其充分地完成电动化转型非常重要的一环。大众方面曾表示,至2030年大众集团旗下品牌将在中国市场提供超30款纯电车型。

这也是为何大众敢于在安徽大力投入的原因之一。根据大众(安徽)首席财务官哈约根的说法,大众在合肥基地的投资总计231亿元,其中一期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141亿元,车型上市前研发总投入约90.5亿元。

在供应链方面,大众(安徽)同样颇有作为,比如大众的软件公司Cariad、大众汽车(安徽)零部件公司、大众持有当地电池企业国轩高科25%股份。此外,大众还投资了包括地平线、小鹏这样的公司,补足了三电、智驾、软件等方面的短板。

所以,金标大众有必要吗?这对大众的电动化当然是有必要的,但对中国市场来说却未必有必要,毕竟上汽大众、一汽-大众旗下已经生产有多款ID.系列的纯电车,且它们同样是基于大众的MEB平台打造的车型。既然如此,大众(安徽)的电动车在细分市场上,就必然会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相互重叠。当正面交战时,作为后来者的大众(安徽)的ID.与众,除了不利于竞争的价格高之外,又靠什么去“虎口夺食”,说服中国消费者买单呢?

金标ID.与众,真不是撕了标签一个样?-有驾

此外,如何平衡三家合资公司的资源与产品,这对大众而言同样是棘手的问题。从商业运作的角度而言,大众集团大概率会将更多资源投给大众(安徽),毕竟大众(安徽)才是其“亲儿子”。问题在于,如果大众真这么做,南北大众怎么办?

而且,大众在合资公司拥有控股权以至于拥有绝对的话语权,这对其彻底转型电动化未必就是好事。毕竟在电动化发展最充分的中国市场,中方车企在本土化研发、供应体系、人才培养方面才是了解得更透彻的。也就是说,若大众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实际上很容易导致“让听不见炮火的人指挥战斗”的问题,这可能反而会影响整个大众集团的电动化转型进度。

总之,大众集团与江淮汽车成立大众(安徽)合资公司的初心可能是好的,但这份“好初心”很可能会办出“坏事”来。相比于带来的好处,其制造的麻烦可能更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