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海车展即将于4月23日拉开帷幕,这场全球汽车行业的盛会或将成为一个重要转折点——智能电动化转型进入“下半场”,市场格局面临重塑。在这场变革中,谁将成为最耀眼的“流量担当”?答案或许藏在那些跨界而来的科技巨头与汽车品牌的融合之中。
本届车展参展品牌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中国一汽、东风集团、上汽集团、比亚迪、吉利等本土巨头与大众、奔驰、丰田等国际品牌同台竞技。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汽车、鸿蒙智行、蔚来旗下ONVO乐道和firefly萤火虫、比亚迪方程豹等新面孔首次亮相上海车展,为这场盛会注入了新鲜血液。
缺席者与入场者:市场格局的重塑
现代起亚的缺席尤为引人注目,这是该品牌自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首次缺席A类大型车展,折射出韩系车在华市场份额持续下滑的困境。捷豹路虎同样选择缺席,以换取内部调整的战略空间。更令人唏嘘的是,极越、哪吒等资金枯竭的新势力或将彻底告别中国车市,哪吒汽车原CEO张勇在社交媒体上的融资求助,揭示了这些品牌的生存困境。
与这些缺席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技巨头的强势入场。在小米YU7确认缺席后,“华为系”成为最受瞩目的参展方。鸿蒙智行已在车展前夕完成了问界M8、享界S9增程版的上市,以及尚界品牌的发布。华为与江淮汽车合作的旗舰车型尊界S800将正式亮相,采用“L3级智能驾驶架构设计”,而全新岚图FREE也将搭载华为最新高阶智驾系统。
智驾技术:从“炫技筹码”到标配能力
智能驾驶技术正从高端车型的“特权”加速下沉至大众市场。比亚迪掌舵人王传福将2025年称为“全民智驾元年”,这一预言正在成为现实。理想L系列全系升级128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提升至300米;零跑B10激光雷达智驾版价格下探至11.98万元;长安汽车更表示将在10万元级别车型上搭载激光雷达。
技术路线的多样性也是本届车展一大看点。纯视觉方案在突破成本瓶颈后崭露头角,小鹏G7采用AI鹰眼视觉方案,搭载11颗摄像头;蔚来乐道L90基于NT3.0平台采用纯视觉智驾方案。与此同时,L3级自动驾驶正加速落地,极氪9X光辉将搭载双Thor芯片和5颗激光雷达,成为极氪首款L3级智驾量产车。
AI赋能:重新定义汽车体验
AI大模型正深度渗透汽车产业,从智能驾驶到智能座舱全面革新用户体验。宝马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的AI引擎支持的智能座舱将首次亮相;上汽宣布打造“能懂你所想”的AI汽车,能规划路线、解答疑问、定制座舱环境甚至剪辑视频。这些创新让汽车从“钢铁机器”进化为“有生命的移动智能体”。
在新能源技术方面,高压平台与超充技术的组合成为解决里程焦虑的利器。比亚迪的“兆瓦闪充技术”、华为即将发布的1.5兆瓦超充新品、极氪1.2MW全液冷充电桩,以及理想i8标配的5C三元锂电池,都在推动充电速度的极限。宝马新世代驾趣概念车VDX搭载800V架构,下一代电池平台更将实现超过800公里的续航能力。
2025上海车展不仅是技术的秀场,更是行业格局变革的见证。在这场智电转型的“拐点”时刻,鸿蒙智行凭借华为强大的ICT基因和全栈技术能力,有望成为最耀眼的“流量担当”。但真正的赢家,或许是那些能够将技术创新与用户体验完美融合的品牌,它们将定义智能电动化“下半场”的竞争规则。
2025上海车展交通指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