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安全责任需明确,车企与驾驶员共担风险

重庆车展赛力斯展台,老张说了句大实话,结果炸锅了!

2024年巴渝车展上,赛力斯老总张兴海面对一堆长枪短炮,冷不丁冒出一句:“现在这智能驾驶,说白了还是辅助,人才是大爷,出了事儿,法律上赖驾驶员。”这话一出,舆论就像开了锅,各种声音都有。

赛力斯这厢话音未落,那边厢,工信部已经敲了黑板,画了重点。

4月16号的智能网联汽车推进会上,领导们强调:车企,你们得把辅助驾驶的功能边界给老百姓讲清楚了,别玩虚的,出了问题,企业跑不了!

这锅到底该谁背?

说实话,智能驾驶这玩意儿,现在是越来越火。

以前是定速巡航,现在是自动泊车,感觉车都要成精了。

但是,出事儿的也不少。

前一阵子,某车主开着“自动驾驶”,结果一头撞上了隔离带,车毁人伤。

这锅到底该谁背?

是车企忽悠,还是驾驶员太浪?

说起来,这智能驾驶,有点像武侠小说里的“易筋经”,练好了能上天入地,练不好就走火入魔。

车企宣传的时候,恨不得把车吹成变形金刚,消费者一看,哇,这么牛,直接把方向盘一扔,躺平了。

结果,真遇到紧急情况,系统掉链子,人也反应不过来,直接悲剧。

车企别光吹牛,先把底裤穿好!

其实,车企也挺委屈。

他们觉得,自己只是提供了辅助功能,最终决定权还是在驾驶员手里。

但是,消费者不这么想。

他们花了大价钱买了“智能驾驶”,就是图个省心省力。

如果出了事儿,车企一句“这是辅助功能”,就能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那谁还敢买你的车?

更何况,有些车企为了营销,故意夸大智能驾驶的功能,甚至隐瞒风险。

这就像卖大力丸的,只说能让人力大无穷,却不说副作用是会肾亏。

这种行为,简直就是耍流氓!

工信部这次发话,就是要给车企们提个醒:别光顾着吹牛,先把底裤穿好!

你们得对自己的产品负责,对消费者的安全负责。

如果出了问题,就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智能驾驶安全责任需明确,车企与驾驶员共担风险-有驾

啥是真正的智能驾驶?

真正的智能驾驶,不是让驾驶员彻底解放双手,而是让人和机器更好地协同工作。

它应该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在关键时刻给你提供帮助,而不是让你完全依赖它。

要实现这种人机协同,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技术要靠谱。

智能驾驶系统必须足够稳定可靠,能够应对各种复杂的路况和突发情况。

2. 宣传要实在。

车企在宣传智能驾驶功能时,必须实事求是,不能夸大,更不能隐瞒风险。

3. 教育要到位。

驾驶员要充分了解智能驾驶系统的功能和局限性,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在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

4. 责任要明确。

如果发生了交通事故,必须明确各方的责任,以便及时处理事故,维护社会公平。

说白了,智能驾驶不是万能的,它只是工具。

工具用得好,能事半功倍;用不好,就会伤人害己。

赛力斯的机会来了?

在这次舆论风波中,赛力斯虽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但也可能迎来新的机会。

如果他们能够认真听取各方的意见,不断改进技术,规范宣传,或许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成为智能驾驶领域的领头羊。

毕竟,现在大家都已经看明白了:智能驾驶,安全才是王道。

谁能把安全做好,谁就能赢得未来。

据说,赛力斯已经开始加大在智能化领域的投入,积极研发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

他们还表示,将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这话说得不错,但关键还是要看行动。毕竟,光说不练假把式。

张兴海的一句“大实话”,虽然引发了争议,但也让人们更加关注智能驾驶的安全问题。

这或许是件好事。

毕竟,只有在充分讨论和反思的基础上,智能驾驶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江湖路远,且行且珍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