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长南下广州招商,去了一家车企

这几年重新将发力方向聚焦商用车的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又有了新的目标:

广汽日野。

4月17日至19日,青岛市长任刚带队先后赴深圳、广州招商走访。

三天时间密集走访了乐聚机器人、灵图科技、优必选、深开鸿、中国南方航空、招商局集团、广汽集团、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联东U谷·亿航智能科技园等10家企业机构。

这其中,广汽集团是此次行程中唯一一家新能源汽车企业。

而且,这一次还不是简单的造车,而是新能源重卡与港口物流场景的结合。

多说一句,此次走访的两家央企中国南方航空、招商局集团,一家事关航线布局与南航在青岛的物流转运中心建设,一家则直接跟青岛造船厂现场签订投资合同,青岛市长的此番南下,很重要的任务也是跟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有关。

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是青岛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串联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支点。

1

根据公开报道,在广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方就拓展新能源商用车应用场景深入交流,表示将共同努力推动广汽日野生态公司及产业试点项目加快在青落地。

这一举动与青岛近年来重点布局新能源商用车的战略高度契合。

根据《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青岛正全力冲刺“新能源商用车年复合增长率超200%”的目标。

种种迹象表明,青岛与广汽日野未来将聚焦港口物流运输领域展开合作

一方面,青岛拥有前湾港区、董家口港区等全球领先的港口物流场景资源,为广汽日野提供了天然试验场。

青岛市长南下广州招商,去了一家车企-有驾

另一方面,与深耕青岛多年的一汽解放相比,广汽日野在中短途物流运输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叠加其在氢燃料电池车、智能网联技术上的积累,恰好能与青岛港口物流的绿色化、智能化转型需求形成互补。

2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广汽日野已经与山东港口集团有过深入对接。

今年2月18日至19日,广汽日野总经理张志勇率团队前往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调研,并前往青岛港前湾港区实地考察业务场景。

期间,双方就港口物流运输、新能源商用车场景应用、港口相关能源服务体系、港区无人驾驶以及物流运营大数据共享等领域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实际上,这也是广汽日野去年大变革后的转型方向。

2024年1月,广汽集团完成对广汽日野的增资扩股,持股比例提升至89.72%,形成“广汽主导+市场化决策”的新格局。

同年11月,广汽集团发布商用车“135”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30年实现300亿元营收目标。

按照广汽集团发布的商用车“135”战略,广汽日野未来将是广汽集团商用车板块的主力军

青岛市长南下广州招商,去了一家车企-有驾

同时,广汽日野将聚焦新能源三电、氢燃料电池、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研发能力的持续提升,借助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新能源商用车智能座舱、降噪驾驶室等人性化的应用场景,开发新能源商用车产品,打造中高端新能源商用车企业。

除了技术驱动和场景开放,广汽日野与青岛的合作还更强调新能源商用车生态的构建

公开信息显示,广汽日野已与崂山区签订战略协议,首期崂山区将提供不超过3亿元的政策资金支持广汽商用车生态试点项目落地。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依托崂山区数字物流产业基础及广汽日野的产业能力,共建新能源商用车生态平台业务模式。

目前,广汽日野已经完成广汽领程(山东)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广汽领程(山东)”)的注册工作。

企查查显示,广汽领程(山东)于2025年4月17日注册成立,注册地址位于崂山区。经营范围涵盖包括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集中式快速充电站、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电池销售、新能源汽车整车销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道路货物运输(网络货运)等。

不过,广汽日野主要在广东及周边地区口碑不错,其年销量仅有数千台,放眼整个国内重卡市场实际上存在感不高。

而且青岛乃至整个山东,其实在商用车领域有着不错的竞争优势,2023年发布的《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在商用车领域培育5家细分车型销量全国前十的企业,这也说明了山东商用车的竞争力。

广汽日野的纸面竞争优势能否与青岛的港口物流找到很好的结合点,还需要更多验证。

3

青岛市长任刚在走访广汽集团期间表示,青岛市政府将在政策配套、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保障,全力支持广汽日野生态公司及产业试点项目落地

从合作逻辑上看,此番合作与任刚在主政临沂期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路径颇有相似之处

聚焦新能源领域的物流和城市功能场景等商用车领域,将市场优势和物流枢纽优势发挥到极致。

以临沂与北京汽车制造厂的合作为例,2020年9月27日,临沂市政府与北京汽车制造厂就北汽锐铃新能源商用车总部基地项目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青岛市长南下广州招商,去了一家车企-有驾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一期投资53亿元,聚焦城市新能源物流配送细分市场,年产“北汽雷驰”品牌新能源MINI卡、新能源小卡、新能源封闭式物流车,以及保温车、环卫车等城市多功能改装车10万辆,同步建设国家级汽车检测中心;二期投资47亿元,规划新增新能源商用车产能20万辆。全部达产后,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税收10亿元以上。

2022年9月7日,该项目举行启用仪式,标志着临沂首家商用车总部企业正式竣工交付,填补了临沂汽车产业空白。

今年3月27日,北汽雷驰新能源MINI卡在北京汽车制造厂新能源商用车总部基地顺利下线。

值得注意的是,“临沂模式”的成功与政府的高强度资源倾斜密切相关。

以临沂和魏桥投资的狮桥集团(Deepway)的合作为例,临沂多次亲自下场为其找订单。

比如,2024年8月29日,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Deepway新能源重卡智慧运输新场景签约仪式举行,9月7日,临港区55辆Deepway新能源重卡投入运营。

这其中,有一个细节是,临港为新能源物流车搭建了成熟的充换电模式,还在加快铺设充换电网络,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提高Deepway新能源重卡在临港应用的舒适性。

对于青岛来说,引入广汽日野之后,能否保证政策执行的连贯性、一定的资源倾斜,或将成为决定青岛能否在新能源商用车赛道上实现突围的关键变量之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