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关税政策冲击本土车企:福特预计7月涨价,通用下调盈利预期

美关税政策冲击本土车企:福特预计7月涨价,通用下调盈利预期
美国政府挥出去的关税大棒,这次结结实实砸在了自家车企的脑门上——福特和通用这两大美国汽车巨头,一个忙着通知经销商“7月涨价”,另一个直接被砍了40%的盈利预期。
这场看似保护本土产业的关税大戏,活生生演成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黑色喜剧。
先说福特这头。
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4月18日的报道,福特已经给全国经销商发了内部备忘录,白纸黑字写着“7月起涨价没商量”。
美关税政策冲击本土车企:福特预计7月涨价,通用下调盈利预期-有驾
别看福特在美国组装的汽车占了八成,但发动机、芯片这些核心零件可都是全球采购的。
举个例子,福特F-150的发动机可能来自墨西哥,车载系统芯片产自中国台湾,就连座椅皮革都得从意大利进口。
关税一加,每个环节的成本都像叠buff似的往上窜,最后只能让消费者买单。
更扎心的是,福特密歇根工厂的本土产能只能满足68%的销售需求,剩下三成多零部件还得靠进口。
这波操作下来,美国车主直接哭晕在4S店——油价刚降下去,车价又要涨,钱包真是遭不住啊!
通用汽车那边更惨。
旗下别克品牌的三款爆款车型,居然全都不在美国生产!本来靠着性价比和舒适性在美国市场卖得风生水起,现在关税大棒一抡,每辆车成本直接飙升几千美元。
美关税政策冲击本土车企:福特预计7月涨价,通用下调盈利预期-有驾
投资机构连夜开会,把通用2025年的盈利预期拦腰砍了40%,相当于95亿美元说没就没。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通用股价连着几天跳水,看得股民心惊肉跳。
美国权威汽车机构埃德蒙兹都忍不住吐槽:别克这个百年老字号,怕是要被关税政策送进博物馆了。
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于,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本意是保护本土车企,结果却把自家企业逼到墙角。
现代汽车产业早就是“全球拼乐高”模式,别说福特通用这种老牌车企,就连特斯拉这种新贵,Cybertruck和Semi车型都因为依赖中国零件被迫停产。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近半数新车都靠海外组装,加征25%关税后,行业平均车价直接飙涨23.7%。
美关税政策冲击本土车企:福特预计7月涨价,通用下调盈利预期-有驾
车企老板们心里苦啊——涨价怕丢了市场,硬扛又得赔本赚吆喝,简直是“前有狼后有虎”。
回头看看这两家车企的处境,简直就是教科书级的左右为难。
福特明知道涨价会劝退消费者,但全球供应链的成本压力实在扛不住。
有业内人士算过账,关税导致每辆车成本增加5000美元,车企那不到10%的利润率根本兜不住。
通用更惨,别克的三款主力车型都在海外生产,转移生产线至少要烧几十亿美元,还得搭上好几年时间。
这就好比饿着肚子走钢丝——要么咬牙涨价等着销量暴跌,要么硬扛成本等着财报暴雷。
美国政府这波操作,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美关税政策冲击本土车企:福特预计7月涨价,通用下调盈利预期-有驾
原本想用关税逼着制造业回流,结果车企为了省钱,反而加速把工厂往墨西哥搬。
更讽刺的是,加征关税后政府预计每年能收1000亿美元,结果摩根大通一算账,实际进账连820亿都够呛。
消费者成了最大冤种——买车多花钱,车企利润暴跌可能引发裁员,最后还得纳税人掏钱救市,简直是闭环割韭菜。
这场关税闹剧暴露出两个血淋淋的现实:第一,全球化不是政客喊几句口号就能逆转的,强行拆解供应链就像拆炸弹,搞不好就原地爆炸;第二,贸易保护主义从来都是双刃剑,砍向别人的同时必然伤到自己。
说到底,汽车产业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
美关税政策冲击本土车企:福特预计7月涨价,通用下调盈利预期-有驾
福特的困境告诉我们,所谓的“美国制造”不过是组装车间;通用的危机则证明,离开全球供应链连爆款车都造不出来。
这场关税引发的连锁反应,最终让美国消费者、车企和政客集体上了生动一课——在21世纪的全球经济棋盘上,谁搞孤立主义,谁就是给自己挖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