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驾驶扫地机不仅能自动规划清扫路线,还能识别路障、自己“回家”充电、补水;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都不再常常有难闻的异味,而是变身成为一座座花园……今天,第26届中国环博会在新国际博览中心开启,带来众多环保新科技,特别是人工智能引领下的环保新技术、新装备。
无人驾驶扫地机自动规划清扫路线,还能自己回去充电、补水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无人驾驶也开始在环卫领域应用。在滨江森林公园、临港新片区等处,都曾开行过无人驾驶扫路机,它们会识别路障,根据事先规划的清扫路线完成清扫任务。而今天出现在中国环博会现场的无人驾驶扫地机则更为智能化,已经升级为“无人驾驶清洁机器人”。
盈峰环境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个无人驾驶清洁机器人集成了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线控底盘等众多前沿技术,具备全程无人作业、远程智慧操控、垃圾智能识别、自动泊车、充电、加水、普扫、巡扫多模式组合等功能,1台机器相当于4名环卫工人。
之所以有如此多功能,机器人可谓“全副武装”。工作人员介绍,它身上搭载了多线激光雷达、超声波雷达、高精度GPS等传感器,采用特有的算法融合多个传感器信息,为机器人完成自主移动和智能作业提供可靠保障。
除了这种环卫作业车辆,一旁,人工驾驶的车辆也进行了升级。有的车辆自带可以悬挂扫帚、簸箕的小部件,环卫工人不需要把扫地家当放在车斗里;有的车辆已经改装为干、湿、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回收车,不再需要后期改造,便利了垃圾清扫和分类。
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都成了花园
中国环博会现场,展示了众多污水处理、大气污染处理、土壤修复、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设施设备,这些技术和设施设备使得城市里的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等不再经常有难闻的异味。在上海,老港垃圾焚烧厂、泰和污水处理厂等都变成了一座座花园。
在上海馆展区,上海电气利用先进技术使得宝山泰和污水处理厂成为上海首座花园式全地下污水处理厂,这座污水处理厂一期的处理能力规模为40万立方米/天,进一步提升了石洞口区域的污水处理能力,二期也已进入快速推进期,建成后将为附近约150万居民提供服务。
借助环保技术,嘉定朱桥服务区则成为上海首个低碳高速公路服务区。在服务区闲置屋顶上,采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形式安装,面积约1170平方米,使服务区成为绿色能源发电站。根据测算,日均发电量约500度,年均发电约20万度,每年至少能节约标准煤73.14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0.75吨。
模拟驾驶,市民也可体验低碳节能效果
也许,有人会觉得,减少了多少碳排放遥不可及、不可触摸或感知。现场,也有环保科普互动体验,让碳排放不再遥远。
一旁,垃圾分类也通过投球互动游戏,增进人们对分类重要性的认识。
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则开来了“移动通量实验室”的车,通过搭载各种设备,这辆车就是一个移动实验室,可以实现对多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精准、协同监测,获取不同物种排放量分布及变化规律,快速建立基于排放总量的污染画像,为多污染协同管控提供决策支持,是国内环保系统首套多污染物排放通量协同监测与减排评估系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