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重卡竞争“各显身手”

新能源重卡竞争“各显身手”-有驾

新能源重卡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各能源类型重卡围绕技术、成本与应用场景展开角逐,重塑市场格局。

新能源重卡竞争“各显身手”

中汽协最新数据显示,3月,我国重卡市场销量为111483辆,环比2月上涨37%;今年第一季度我国重卡市场累计销量为265014辆,同比降幅为2.8%。从重卡销售类型来看,新能源重卡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同时,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各能源类型重卡围绕技术、成本与应用场景展开角逐,重塑市场格局。

发展势头十足

当前,不同能源类型重卡在市场竞争中的处境不同,新能源重卡正逐渐成为主流。
随着“油改气”进程的稳步推进,液化天然气(LNG)重卡在车用市场的认可度不断提升。相较于柴油重卡,LNG重卡在经济性方面的优势愈发显著,这促使国内LNG重卡保有量快速增长,下游消费量也随之稳步上升。
“受益于LNG相对柴油的经济优势持续保持,2024年,国内LNG重卡销量达到17.8万辆,渗透率为30%。今年以来,市场增长态势依旧强劲,2月,LNG重卡市场销量为1.77万辆,环比增长131%,同比增长85%,实现连续三月增长。”隆众资讯分析师孙傲雪说,“LNG重卡需求旺盛,竞争力也不断增强。”
电动重卡在不同运输场景下则呈现出差异化性能表现,存在经济性与可靠性的权衡。
“比如在长途运输场景中,电动重卡的经济性已超越柴油重卡,仅次于LNG重卡,但在续航里程与补能效率等可靠性关键指标上仍有待提升。在中短途运输以及封闭场景中,电动重卡的经济性优势更为突出,不仅优于柴油重卡,甚至超越了LNG重卡,可靠性方面也表现出色。”孙傲雪举例说。
对于甲醇重卡来说,甲醇燃料的加注速度与燃油相近,且具备超长续驶能力,在运输场景适应性方面表现出色,有效弥补了电动重卡补能速度慢、续驶里程短的不足。“从市场数据来看,去年,甲醇车型累计销量2529台,虽然目前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的逐步推广,其发展潜力不容小觑。”孙傲雪说。

应用市场特点明显

新能源重卡市场竞争激烈,其应用场景与能源产地、政策支持力度密不可分。
“以山西长治为例,政府鼓励全市大型工矿企业优先使用新能源重卡,并实行路权优先等支持政策,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电动重卡推广,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同时加速配套建设,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布局,大型工矿企业大宗货物运输短途接驳新能源车运输比例逐步提升。”孙傲雪举例说。
从新能源重卡的应用市场来看,也更集中于山西、陕西、内蒙古等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
“一方面,这些地区作为资源主产地,与资源消费地距离较远,是典型的资源外流区域,催生了大量物流运输需求。另一方面,原始矿产的经济附加值较低,加之近年来物流运输市场逐渐饱和,使得当地对经济性更强的物流运输方式需求更为迫切。这种市场需求结构促使各类重卡围绕能源主产地形成了集中的应用市场。”孙傲雪说。
从各类型重卡购置及运营成本对比来看,LNG重卡、电动重卡和甲醇重卡的成本差距并不明显。
孙傲雪指出,由于能源存储和加注方式不同,各类型重卡续航能力存在差异,进而决定了各自的适用场景。LNG重卡凭借800至1000公里的长距离续航优势,加上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全国拥有超6000座加气站,在跨区域运输中具有明显优势,广泛适用于长途物流运输及港口集疏运等场景。
电动重卡和甲醇重卡单次续航里程相对较短,电动重卡受限于1至2小时的充电时长,甲醇重卡则受限于全国加注站不足500座的现状。尽管二者技术已日趋成熟,且较柴油重卡具有经济优势,但在续航和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使其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主要应用于中短途运输场景。

海外市场成新增长点

在经济性驱动下,LNG重卡在长途、中长途等细分市场表现出色,市场份额逐步扩大。电动重卡在局部地区政策的强力推动下,也取得显著的市场进展。
“以纯电动为代表的新能源重卡有望成为2025年重卡市场的亮点,政策驱动仍将是推动新能源重卡销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孙傲雪说,“但值得注意的是,行业运力过剩的问题依然严峻。从能源结构来看,LNG重卡和电动重卡对燃油车的替代和淘汰仍将是市场发展的主线,市场增量情况还有待观察。”
对于LNG重卡市场而言,2025年形势保持乐观,预计全年市场销量接近20万辆,增速有望达到10%以上。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重卡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海外市场依然是新能源重卡行业未来重要的增长点。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重卡出口量达29.51万辆,在商用车出口中占比32.65%,海外市场稳步扩张,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重卡的需求不断增多,为中国重卡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能源重卡竞争“各显身手”-有驾

文丨本报记者 渠沛然

End
编辑丨闫志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