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油泵
机油泵是润滑系统的动力源,其作用是将一定量的润滑油以一定压力输送到发动机各摩擦表面。常见的机油泵有齿轮式机油泵、转子式机油泵和叶片式机油泵。齿轮式机油泵结构简单,工作可靠,通过齿轮的啮合与脱开产生吸油和压油过程;转子式机油泵体积小、重量轻,能在较高转速下工作,依靠内外转子的偏心运动实现吸油和压油;叶片式机油泵则具有流量均匀、噪声小等优点,通过叶片在转子槽内的滑动来改变工作腔容积,从而完成吸油和压油。
(二)机油滤清器
机油滤清器的主要功能是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金属碎屑、积碳等污染物,保持润滑油的清洁,防止这些杂质进入发动机各运动部件,加剧磨损。常见的机油滤清器有集滤器、粗滤器和细滤器。集滤器安装在机油泵之前,采用滤网结构,主要作用是防止较大的杂质进入机油泵;粗滤器串联在机油泵和主油道之间,过滤较大颗粒的杂质,通常采用纸质滤芯;细滤器则并联在主油道上,用于过滤更细小的杂质,常见的有离心式细滤器和纸质细滤器。
(三)油底壳
油底壳是储存润滑油的容器,一般采用薄钢板冲压而成,形状取决于发动机的总体布置和机油的容量。油底壳底部装有放油螺塞,有些放油螺塞带有磁性,可吸附润滑油中的金属碎屑,便于清理。此外,油底壳内还设有稳油挡板,以防止汽车颠簸时油面波动过大,保证机油泵能正常吸油。
(四)机油散热器
在一些高性能发动机或长时间高负荷运转的发动机上,会安装机油散热器。其作用是降低润滑油的温度,防止润滑油因温度过高而粘度下降,影响润滑效果。机油散热器的结构与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器类似,有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风冷式机油散热器利用车辆行驶时的迎面风对润滑油进行冷却;水冷式机油散热器则通过发动机冷却液的循环来带走润滑油的热量。
(五)主油道与分油道
主油道是润滑系统的主干通道,机油泵输出的润滑油首先进入主油道,然后通过分油道输送到发动机的各个运动部件,如曲轴主轴颈、连杆轴颈、凸轮轴轴颈、摇臂轴等。主油道和分油道的设计布局需要保证润滑油能够均匀、稳定地供应到各部件,并且要尽量减少油路的阻力。
(六)限压阀与旁通阀
限压阀的作用是限制润滑系统的最高压力,防止压力过高损坏密封件和其他部件。当机油泵输出压力超过设定值时,限压阀开启,部分润滑油回流到油底壳,从而降低系统压力。旁通阀则安装在机油滤清器上,当滤清器堵塞,润滑油无法通过滤清器时,旁通阀开启,润滑油直接绕过滤清器进入主油道,保证发动机各部件的润滑,防止因滤清器堵塞而导致润滑中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