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汽车行业的变化真是让人目不暇接。
新能源车像是坐上了火箭,靠着低能耗、强动力、智能配置和绿牌政策,硬生生从燃油车手里抢下大块市场。
反观那些曾经加价提车的合资品牌,现在纷纷放下身段降价促销,连丰田这种常年加价的品牌都开始“低头”,部分车型甚至出现断崖式降价。
不过咱们今天不聊新车市场,单说新能源车带来的另一个问题——二手车贬值快得让人肉疼。
就拿我上个月检测的一台智界S7来说,这车去年6月上牌,顶配旗舰款原价34.98万,现在二手报价直接腰斩到17万,还没开满一年就亏了一半,看得人直咂舌。
新能源车确实香,华为和奇瑞联手打造的智界S7更是典型代表。
流线型的车身配上无框车门,鎏金黑的车漆在阳光下泛着高级感,15.6英寸的中控大屏配上华为智能系统,开起来动力随叫随到,百公里加速3.3秒的推背感谁用谁知道。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新能源车的电池就像个定时炸弹,开个两三年电池衰减个20%-30%是常事,续航直接打个六七折不说,换电池的钱都能再买辆五菱宏光了。
更扎心的是,要是出过事故伤到电池,二手价直接跳水。
就像这台智界S7,右后轮旋都撞变形了,检测时发现电池包螺丝全被拆过,光是这点就够买家头疼的。
说到事故车鉴别,这里面的门道可多了。
先看漆面厚度,正常原厂漆也就200微米左右,超过300微米八成是钣金修复过。
这台车的前杠、右后车门和翼子板漆面厚得离谱,用漆膜仪一测都超过1000微米,明显是撞过后大面积喷漆。
最要命的是C柱位置,正常车漆也就200来微米,这里测出864微米,说明撞击力度不小,内侧钣金都变形了。
更糟心的是车尾的Luxeed字母掉了一个,才开一年的新车就出现这种瑕疵,二手价又得再扣几千块。
买新能源车最怕的不是价格跌,而是看不见的隐患。
比如这台智界S7的电池包,拆装痕迹太明显。
正常情况下电池包根本不用拆,除非出过严重事故或者进水。
维修师傅说这车电池包螺丝全拆过,不排除发生过碰撞后排查隐患的可能。
虽说维保记录显示没换过电池,但电池拆装就像给手机拆过主板,谁敢保证内部线路没受影响?
更别说现在新能源车电池占整车成本40%以上,稍微有点损伤,二手价就得大打折扣。
不过换个角度想,新能源车贬值快对二手车买家反而是机会。
就像这台原价35万的顶配智界S7,现在17万能拿下,相当于打了个五折。
要是车况没问题,开个三五年再换车也不心疼。
但问题就在于怎么判断车况。
建议买二手电车时重点看三点:第一看玻璃日期,这台车右后车门玻璃是2023年8月的,其他都是2024年2月的,明显换过配件;第二测漆面厚度,超过300微米就得警惕;第三查维保记录,特别是电池有没有拆装记录。
像智界S7这种高端车型,建议最好带专业检测人员验车,光靠肉眼可看不出电机有没有过热、电池健康度还剩多少。
说到电池健康度,这里有个血淋淋的教训。
去年有个客户花18万买了台二手极氪001,开半年后发现续航直接从600公里掉到400公里,检测发现电池组被撞击过,维修时换了部分电芯。
结果这车现在二手价直接跌到10万出头,比同年份的燃油车还便宜。
所以说买电车不能光看价格便宜,更要看电池有没有暗伤。
像智界S7这种支持华为800V高压平台的车型,电池技术确实先进,但再先进的技术也架不住物理损伤。
现在新能源车市场真是冰火两重天。
新车这边价格战打得热火朝天,蔚来、小鹏这些品牌动不动就降价三四万;二手车那边却因为电池衰减和事故风险,价格跌得比股票还快。
不过换个思路看,这对消费者反而是好事。
就像这台智界S7,花17万就能体验华为智能座舱和双电机四驱,要是开个两三年再换车,说不定还能赶上电池技术突破,到时候换电池成本也能降下来。
当然,前提是得擦亮眼睛避开事故车和电池损伤车。
最后给各位想买二手电车的朋友提个醒:千万别被低价冲昏头脑。
像智界S7这种高端车型,事故车修复后表面看着光鲜,实则暗藏隐患。
建议买之前做好三件事:查保险记录看有没有出险,测电池健康度看衰减情况,拆开地板检查有没有泡水痕迹。
现在新能源车技术更新快,但安全问题始终是底线。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您对二手新能源车的看法,或者分享您的购车经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