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亮红灯警示:智能驾驶切勿“闭眼冲锋”

在安徽、江苏、浙江等地高速公路上,醒目的警示标语如"关闭辅助驾驶""慎用智能驾驶"正为技术狂欢泼下冷水。当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纸通告要求车企严格履行安全主体责任时,这场关于智能驾驶的集体反思,终于从民间自发警示升级为行业规范号角。

官方亮红灯警示:智能驾驶切勿“闭眼冲锋”-有驾

技术迭代的车轮从未如此迅猛。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与AI、大数据、通信技术的融合产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出行方式。但狂奔之下,安全漏洞如暗礁浮现:广东云浮高速上那位边睡觉边"智驾"的车主,用生命演绎了技术误解的代价;社交媒体上,剪指甲、玩手机甚至盖被睡觉的"智驾秀",将辅助驾驶异化为生命赌局。

官方亮红灯警示:智能驾驶切勿“闭眼冲锋”-有驾

《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标准早已明确,当前主流车型仅达L2级辅助驾驶,距离L5级完全自动驾驶尚有鸿沟。但某些车企的营销话术却刻意模糊边界:"百万销量0事故"的承诺、"智驾开长途全程无忧"的诱导,如同给消费者递上"免死金牌"。更有自媒体推波助澜,用"闭眼通勤""躺平驾驶"的流量密码,消解着技术与安全的严肃边界。

官方亮红灯警示:智能驾驶切勿“闭眼冲锋”-有驾

工信部此次通告直击行业痛点:要求车企开展组合驾驶测试验证、明确功能边界、禁止夸大宣传。这不仅是给技术狂飙戴上"安全帽",更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捍卫。毕竟,用户手册里密密麻麻的免责条款,难敌发布会上一句掷地有声的"自动驾驶"。

官方亮红灯警示:智能驾驶切勿“闭眼冲锋”-有驾

智能驾驶不是技术炫技场,而是生命安全的守护者。当车企将安全责任简化为一本说明书时,本质上是对生命的敷衍。真正的技术进步,应建立在敬畏之心上——对物理规律的敬畏,对安全冗余的执着,对消费者认知局限的正视。

从野蛮生长到高质量发展,智能驾驶需要构建双重保障机制:技术端强化验证体系,宣传端杜绝虚假承诺。唯有让安全基因融入每个算法、每句广告、每次交互,这场出行革命才能真正驶向未来。毕竟,在生命面前,任何技术都不该成为"免罪金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