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看到“尚界”这俩字,我第一反应是:这名字...有点意思。上汽和华为,一个是老牌车企,一个是科技巨头,俩家“恋爱”搞出来的孩子,听着就自带流量。
新车预计不到20万,这价格卡得也挺准,直戳15-25万这个兵家必争之地。现在新能源车卷成啥样了?红海都嫌不够,简直是血海。这时候入场,图啥?
明面上看,是上汽要转型,华为要扩盘子。上汽家大业大,但船大难掉头,新能源这块一直差点意思。拉上华为,补齐短板,也算是老树发新芽。至于华为,有了问界、智界、享界、尊界,现在又多了个尚界,这是要把触角伸到每一个角落啊。
但仔细想想,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很多人觉得,上汽是“国企包袱”太重,机制僵化。这话不假,但也不能全怪机制。毕竟,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造车经验和用户基数,那也是实打实的。现在的问题是,经验怎么跟得上市场的变化?用户想要什么,怎么才能第一时间get到?这才是关键。
再说说华为。技术牛那是公认的,但造车这事儿,光有技术还不够。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哪一样都不能掉链子。华为选择和上汽合作,也是看中了上汽在这些方面的积累。毕竟,术业有专攻,谁也不是全才。
但问题也来了。两个强势的玩家走到一起,谁说了算?技术路线怎么定?市场策略怎么走?利益怎么分配?这都是绕不开的坎儿。贾健旭说,“当上汽的工厂里流着华为的代码,华为的算法中刻着上汽的匠心”,这话听着挺美,但落到实处,恐怕还有不少磨合。
而且,消费者也不是傻子。一款车到底好不好,不能只看牌子,还得看实际体验。智能化、安全性、可靠性,这些都是硬指标。尚界能不能在这些方面做到“至尚”,还得打个问号。
说实话,我更关心的是,尚界的出现,会不会让整个汽车行业更卷?要知道,现在车企的日子都不好过,降价促销已经是常态。尚界如果真的能把价格压到20万以内,那无疑会给其他车企带来更大的压力。
但话说回来,消费者总是受益的。更便宜的价格,更智能的体验,谁不想要呢?只不过,这背后的代价,恐怕还是由整个产业链来承担。
所以,尚界到底能不能成功?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出现,搅动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池春水。至于这水是越搅越浑,还是越搅越清,就看上汽和华为怎么玩了。只是希望,这“恋爱”别谈成“宫斗”,最后伤了和气,也让消费者失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