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得起修不起的那些车
上周一个朋友在微信里找我,说他花二十三万买了一台七年车龄的路虎揽胜,问我这车修起来费不费钱。
我没直接回答他,而是问了一个问题:"你工资多少?"他说一个月一万二。我说:"那你最好祈祷这车别坏。"
买二手车这事很有意思,人们总觉得自己捡了便宜,却很少算一算那些看不见的成本。就像那个买路虎的朋友,他只看到了揽胜当年的百万身价,却没想过为什么现在只要二十多万就能买到。
十年前我在广州的二手车市场见过一个场景。一个年轻人花十二万买了台十年车龄的宝马7系,满脸得意。车商是潮汕人,笑着数完钱,转头就对伙计说:"又一个来送钱的。"事实证明车商没说错,那台车三个月后变速箱就出了毛病,修一次花了四万六。
豪华车就是这样,买的时候觉得占了便宜,修的时候才明白为什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零配件价格可不会跟着二手车价打折。一台老奔驰换个发动机机脚胶要两千多,这在普通车上够换四套。
三缸发动机现在挺流行,价格便宜还能省油。可你要是开过三缸宝马就知道,那动静跟拖拉机有得一拼。我认识一个4S店的技师,他说三缸机的抖动问题基本无解,时间长了连方向盘都在跳舞。最坑的是保养价格一点不打折,和四缸机一个标准。
德系车的双离合变速箱也是个深坑。新车时换挡快如闪电,开个五六年就开始思考人生。顿挫、异响都是家常便饭,严重了直接罢工。关键是这玩意儿修起来特别麻烦,一般都是整个换掉,没个两三万下不来。
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开着是舒服,但加起油来真是肉疼。有一次我开朋友的雷克萨斯GS350跑长途,五百公里加了两次油。看着油表往下掉的数字,感觉像在看自己的银行账户余额在减少。
新能源车这两年卖得火,二手市场也开始多起来了。但买二手电动车得多个心眼,电池衰减这事谁也说不准。有车主反映,三年车龄的电动车续航缩水四成很正常。换组电池比车还贵,这就尴尬了。
最坑的是那些停产的小众车型。零配件又贵又难找,修一次车等个把月是常事。有个开法国车的朋友,换个车窗升降器等了五十天,期间一下雨就得拿塑料布挡窗户,跟开拖拉机似的。
实际上养车成本最高的往往不是油费,而是那些意想不到的维修开支。一台看似便宜的老奔驰,可能一年的维修费就够买台新卡罗拉。这就是为什么老司机常说,买车不是看车价,而是看钱包厚度。
普通老百姓买车,还是得讲究个实惠。日系的凯美瑞、德系的速腾这些车,看着平淡无奇,但胜在维修便宜、配件好找。二手车就选那些量大管饱的车型,修起来不心疼。
说到底,车就是个代步工具,没必要为了面子跟自己钱包过不去。那些看着光鲜的二手豪车,往往都是买得起修不起的坑。记住一点:便宜买来的车,最后都会用另一种方式让你把钱吐出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