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落幕了,意料之中,人声鼎沸。
可我心里惦记的,还是那辆“失踪”的小米YU7。
你说,雷军这是唱的哪一出?
嚷嚷着要跟特斯拉Model Y掰手腕,结果呢?
临门一脚,玩起了“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到底是胸有成竹,还是心里没底?
圈里有人说,这是小米惯用的伎俩——“饥饿营销”。
先把你胃口吊起来,等你望眼欲穿的时候,再给你端上来,瞬间引爆市场。
这招,老掉牙,可架不住有人买账。
仔细琢磨琢磨,还真有点这意思。
3月那会儿,雷军带着YU7在武大转悠了一圈,摆明了是预热。
可这火,还没烧旺呢,就被他掐灭了。
你说,他安的什么心?
就好比谈恋爱,明明喜欢你,却偏要装作不在乎,让你心里痒痒的。
你说,这算不算耍流氓?
当然,咱们也不能把小米捧得太高。
造车,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技术、供应链、资金,哪一个环节掉链子,都可能让你万劫不复。
听说,小米为了造这车,砸了不少银子。
425亿港元,听着就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可这钱,得花在点子上,才能听个响。
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场,比菜市场还热闹。
特斯拉领头,比亚迪、蔚来、小鹏紧随其后,个个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
YU7想挤进去,可得拿出点真本事。
光拼技术、拼价格,还不够。
还得拼品牌、拼营销。
小米的底气,在于它那帮忠实的米粉。
这帮人,黏性高,购买力强,是YU7最坚实的后盾。
可光靠“自家人”,肯定玩不转。
还得吸引那些“路人”,让他们觉得YU7值这个价,才肯掏钱。
我有个朋友,是资深汽车媒体人,他说YU7最大的悬念,在于定价。
如果价格太高,那就只能靠情怀支撑;如果价格亲民,或许能掀起一波抢购潮。
雷军的野心,也不仅仅是造一辆车。
他想把汽车融入小米的生态,让它成为智能家居的一部分。
这盘棋,下得可真够大的。
前段时间,我注意到,雷军在小米的股权,发生了变化。这背后,肯定藏着玄机。
你想啊,一个企业,不仅仅是研发一个产品,更是在重塑他们的全部生态系统,这包含智能硬件、互联网服务和汽车产品的融合。
那么,YU7的发布,也可能成为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小米YU7,最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
我不知道。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雷军的这场戏,才刚刚拉开帷幕。
我一直觉得,我们追逐的,不仅仅是一件商品,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关于奋斗、关于梦想、关于改变。
而小米YU7的出现,或许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小小的注脚。
这辆迟到的车,究竟会驶向何方?说实话,我也挺好奇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