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汽车圈啊,最近简直比谍战剧还抓马。前阵子,工信部一声炮响,直指“智驾内卷”这股妖风,点名警告那些恨不得把车吹成“变形金刚plus”的车企。嘿,这下好了,不少新晋车厂估计连夜挠头,忙着删帖改文案呢。
不过话说回来,这事儿细想起来,也忒魔幻了。这头,各家铆足了劲儿卷智驾,仿佛没个“一键丝滑入库”、“瞬移变道”就得被时代的车轮碾压。那头呢,智驾翻车的事故,也跟连续剧似的,一集接一集。明明是辅助驾驶,硬是被营销成了“老司机下岗”,这不拿乘客当小白鼠吗?
工信部这次出手,就是要给这股邪火泼盆冷水。归根结底一句话:技术还欠火候,安全没个准谱,就别搁那儿瞎忽悠。
提到这儿,广汽本田这老牌劲旅就有点儿意思了。这主儿在智驾这块儿,一直走的是“与世无争”的路线。人家早在2007年就喊出了“为了所有人的安全”的口号,这资历,够老了吧?当其他车企扎堆搞“黑科技”军备竞赛时,广本反而显得有点“慢半拍”。可现在看来,这“慢”,恰恰是种担当。
当然,肯定有人要抬杠了,都什么年代了,还玩“老派作风”?不卷智驾,不就是裹足不前吗?这话嘛,倒也不能全盘否定。关键在于,咱要的是真材实料的智能,还是花里胡哨的噱头?有些车企,一股脑儿把所有最新的玩意儿都往车里塞,压根不管用户能不能hold住,安不安全靠谱。这不是典型的“本末倒置”吗?
话锋一转,本田早在2021年就亮出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legend”,这可是全球首秀!但人家并没急着把所有高科技一股脑儿推给消费者,而是选择了更稳妥的L2级辅助驾驶系统,像雅阁和P7上装配的Honda SENSING 360+安全超感系统,就挺实在的。它能时刻盯着驾驶员的精神状态,防止瞌睡虫上脑,还能在你开门下车的时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提醒你注意后方来车。这些功能,虽然听起来不那么“炸裂”,但胜在贴心实用,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广本在广告宣传上,也是惜字如金,很少看到“一键躺平”、“彻底解放双手”这种夸张的字眼。
这种“不赶时髦、不蹭热度”的处世哲学,在当下实属罕见。毕竟,现在大家都喜欢“一鸣惊人”,恨不得把自家产品吹成“宇宙至尊”。但冷静下来想想,汽车这玩意儿,安全才是硬道理。
单说车身结构安全,广本车型采用独步武林的ACE兼容式车身结构,能在碰撞时像太极推手一样,化解冲击力,保护车内人员。另外,高强度钢材的使用比例、安全气囊的配置,也都堪称同级翘楚。皓影、雅阁、型格等车型在碰撞测试中斩获的“五星好评”,就是铁证如山。这背后,是真金白银的投入和日积月累的研发,不是靠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忽悠来的。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事儿其实挺黑色幽默的。有些车企,平时吹得天花乱坠,结果监管政策一调整,立马就原形毕露了。反倒是像广本这样,始终坚守安全底线的企业,显得格外淡定从容。这说明什么?说明真正的智能驾驶安全,不是靠口水战,而是靠硬实力。只有把底层技术打磨精湛,把各种行车场景都模拟到位,才能真正让消费者安心无忧。
说到这儿,想起前几年甚嚣尘上的“互联网思维”。那时候,大家都笃信“唯快不破”,恨不得一年推出十几款迭代产品。但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快”,往往是以牺牲品质为代价的。造车,可不是开发手机App,能随便打补丁升级。它关乎人身安全,必须如履薄冰,慎之又慎。
因此,工信部这次祭出杀手锏,其实也是在警醒整个行业:别只顾着一路狂奔,忘了当初为何启程。安全,才是汽车行业的生命线,才是对消费者最起码的尊重。真正的智能,应该扎根于安全之上,而不是与之背道而驰。这或许才是智能汽车最终的安全归宿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