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憋了个大招,VDX这货,1700匹,四电机掯腚(kèn dìng,方言:使劲按住)驱动,嚷嚷着要在上海车展上亮个相。这消息一出,汽车圈就跟捅了马蜂窝似的,波澜不惊的池塘瞬间变高压锅。
咂摸咂摸,1700匹是个啥景致?这差不多是好几辆家用车叠罗汉的劲儿。当然,这主儿据说是台“试验田”,叫VDX,不算正经嫡系。但它后头裹挟的信息,比这堆冰冷的阿拉伯数字更有嚼头。
甭卖关子,咋说呢?头一码事,电车时代,马力这玩意儿好像被重新开了光。早先年咱比拼谁家车杠,端的是发动机手艺,是几室几厅,是涡轮伺候。现如今呢,仿佛只要电机堆得够狠,电瓶够硬,谁都能攒出个“动力狂魔”。这就有点像武侠片里头,过去死磕内功,现在直接磕药丸子,短时间就能窜出几丈高。
可岔劈(chà pī,北京方言:出问题)的事儿也来了。这1700匹,真有必要吗?普通老百姓开车,能支应(zhī ying,应付)得了它一成力气吗?这难免让人想起那些动辄七位数的大玩具,大部分时间在城市里抻着脖子慢吞吞,成了添堵大军里的虾兵蟹将。耍花枪的戏码,恐怕比实用性更占上风。
再一码事,宝马掼(guàn,扔)出这枚烟雾弹,也挺饶有兴致。人家话撂这儿了,日后还会继续鼓捣烧油的M3,配上直列六缸的心脏。这意思再明白不过,既要搂住电动化的未来,也要把住燃油车时代的“老主顾”。
这种“两条腿走路”的打法,其实挺溜的。瞅瞅,一众老牌车企都在掉头电动,但谁也不敢一刀两断地抛弃燃油车。说到底,电车的续航焦虑、补能难,还有电池善后的难题,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到辙。况且,对于不少“老司机”来说,内燃机的咆哮,才是驾驶的魂儿。
当然,也有人觉着宝马这是在“八面玲珑”,想把两边的银子都装进腰包。但换个角度瞧,这也算是一种脚踏实地的选择。与其梭哈一把,不如给自己留条退路。毕竟,谁也不敢打包票,电动化就是车轱辘行业的唯一真理。
扯回来,这台VDX测试车,虽说大概率不会量产,但它身上使唤的技术,肯定会一点点地“下放”到未来的3系,甚至更多车型上。这就像电影里的超能力者,总得先在实验室里鼓捣一番,才能最终拯救苍生。
并且,宝马这次把首秀放在上海滩,也暗示了中国市场的举足轻重。全球电车这盘棋,中国绝对是兵家必争之地。谁能在这儿扎下根,谁就能握紧未来的麦克风。
不过话说回来,1700匹听着是挺唬人的,但真正拿捏电车命脉的,搞不好还是续航、充电便利性、智能驾驶这些更接地气的玩意儿。归根结底,对大多数人来说,车不是用来飚刺激的,而是用来走街串巷的。
当我们条件反射般地把注意力放在这些闪瞎眼的参数上时,是不是也该想想,车轱辘工业发展的初心是啥?是没完没了地刷新马力纪录,还是让老百姓的出行更麻溜、更舒坦、更环保?
兴许,这个问题的答案,比1700匹更值得我们上心。说到底,技术再花哨,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