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越开了开了4000公里,掏心窝子聊几句大实话
周末回了趟老家,村里二伯瞅见我新买的缤越,绕着车转了三圈,末了撂下一句:“现在这汽车咋都瞅着像大几十万的,结果一问,十万不到?”我笑笑没接话,但心里明白——国产车的门道,确实让普通人越来越摸不透了。
去年年底全款提的这辆缤越,如今里程表刚蹦过4000公里。
从一个普通车主的角度,有些体验不吐不快。
先说尺寸,你要拿它和中型SUV比块头,那就像让小学组篮球队去和职业队打比赛,纯属自取其辱。
但换个角度看,城市里抢车位时反倒成了优势。
有次在商场地库,隔壁隔壁那辆汉兰达达的司机摇下车窗冲我叹气:“还是你这车好啊,一把方向就扎进去了。”
空间这事儿,够用用和舒服是两码事
我身高一米八三,坐进驾驶位头顶能塞下两拳。
某次拉上三个发小去吃烧烤,后排那位体重直逼两百斤的兄弟,下车时说了句良心话:“比我想象的宽松。”不过后排中间的隆起确实恼人,赶上长途坐满五个人,中间那位非得非得摆出扎马步的造型。
上周帮表弟搬家更是意外之喜,后备箱塞进六袋二十斤装的大米后,居然还能见缝插针地码码两筐苹果。
当然你要是非要和五菱宏光比拉货,那属于不讲武德。
动力就像老家的自来水
1.5T发动机日常代步够用,但别指望有泄洪般的爆发力。
开空调起步那会儿,油门得踩得比追债的还急。
不过速度上了六十码后,就像酒后吐真言越来越顺溜。
上周跑高速超货车,一脚油门下去居然没丢人。
重点说说这个七速湿式双离合,平时换挡跟德芙巧克力广告似的纵享丝滑,但早晚高峰跟车时偶尔会像新手厨师颠勺——火候拿捏得差点意思。
底盘调教值得单独夸两句。
过减速带的动静让人想起菜市场剁排骨的架势,干净利落不带余震。
转向轻得能单手操作,对新手特别友好。
有回公司女同事试开,十分钟就敢在早高峰车流里左右穿梭,吓得我连忙抓住头顶扶手——后来发现这动作纯属属多余。
有些槽点就像米饭里的砂子
隔音效果属于“将将就就”的水平。
城里开窗能听见隔壁电动车铃铛声,高速上风噪胎噪齐上阵,音量堪比小区广场舞音响。
有次拉着丈母娘跑长途,老太太在后排突然来了句:“这车动静怎么和我家豆浆机机似的?”只好默默把音乐声又调高两格。
配置上有个细节挺有意思,自动启停功能每次上车都得手动关闭,像极了过年时非要给你夹菜的亲戚——出发点是好的,但方式让人头大。
油耗表现中规中矩,市区八个油左右,高速高速能跑到六个半。
这个数据放在同同价位里,相当于考试及格但不算优等生。
十万块的账到底该怎么算算
说到底,评判这车得拎清楚“要什么”和“得忍什么”。
你要的是年轻化的造型、够用的空间、说得过去的动力,对细节瑕疵能睁只眼闭只眼,那缤越就像学校食堂三荤两素的套餐——谈不上惊艳,但绝对管饱。
要是非拿三四十万豪车的标准来挑剔,那就是典型的鸡蛋里挑骨头。
前几天加油站小妹问我:“哥你这车得二十多万吧?”我愣了下,从手套箱翻出发票递给她看。
小姑拿计算器按了半天,最后嘀咕道:“现在国产车都这么会装相了?”
车如人生,合适合适比光鲜更重要更重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