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保险理赔中的“黑幕”

#热点大家聊#2025年4月13日,央视新闻《每周质量报告》栏目曝光了汽车保险理赔中存在的“黑幕”。以下是具体情况:

主要事件

2023年6月17日,浙江宁波的张女士车辆在小区被撞,对方全责,维修费用由对方保险公司赔付。然而,20多天后张女士发现车辆大灯、车门、引擎盖等部位使用了拆车旧件,且新增多处刮痕。通过行车记录仪,张女士发现车辆在两家修理厂之间辗转了5次,维修发票由另一家修理厂开具。

暴露的问题

1. 无资质修理厂参与理赔:负责开票的修理厂C既无定损权限,也无维修资质和能力,却实际掌控维修业务。它让有定损权的修理厂A定损,让有维修能力且收费低的修理厂B维修,自己只负责开票以享受更低税率。

2. 理赔款被多方瓜分:保险公司定损总金额为28500元,其中12000元作为返点给了事故车代理人(张女士亲属),剩余16500元被三家修理厂瓜分,真正用于维修的不足保费金额的一半。

汽车保险理赔中的“黑幕”-有驾

3. 维修质量无法保障:由于理赔款被多方瓜分,维修成本被压低,导致维修质量难以保证。

这种乱象不仅损害了车主的利益,还破坏了保险理赔的正常秩序。车主在理赔过程中可能面临车辆维修质量差、需要多次返修等问题,甚至可能引发法律纠纷。

央视的曝光引发了社会对汽车保险理赔行业的广泛关注,相关部门可能会进一步加强对保险理赔流程的监管,规范修理厂的资质管理,以保障车主的合法权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