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时以为自己是理财大师,结果成了慈善家”——这句话用来形容某些中大型SUV的车主,简直再贴切不过了!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那些销量惨到“堪比绝版”的车型,它们要么是价格跳水到“骨折”,要么是月销个位数,甚至还有一款30天只卖出1辆的“理财产品”。
如果你不想当“韭菜”,赶紧看看这份避坑指南!
一、日产楼兰:从诗和远方到“黄沙埋没”
谁能想到,曾经售价50万还要加价抢的日产楼兰,如今优惠7.5万,起售价跌到16.38万,上个月却只卖出1辆,同比暴跌99.99%!
这车名字取自“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情,现实却是“不降价根本没人看”。动力羸弱(2.5L自吸发动机,186马力)、空间局促(后备厢小到像行李箱)、质量问题频发(低频共振、变速箱异响),连车主都吐槽:“开这车像坐拖拉机,还得自带耳塞。”
网友辣评:“楼兰?不如改名‘楼塌了’!”
二、高合HiPhi Y:科幻造型也救不了的“破产预备役”
高合汽车堪称“最惨新势力”,上个月总销量32台,其中定位中大型SUV的HiPhi Y只卖了26辆,售价33.9万起,但配置再豪华也抵不过品牌认知度为零的尴尬。
更离谱的是,HiPhi Z售价51万起,一个月只卖出4辆,车主自嘲:“花50万买辆车,开出去别人问‘这是啥牌子’,我解释半小时,对方来一句‘哦,没听过’。”
真相定律:高端≠高价,但高价≈“智商税”。
三、英菲尼迪QX60:二线豪车的“自暴自弃”
作为日产的豪华品牌,英菲尼迪QX60上个月销量180辆,价格从51.88万狂降到30.88万,结果还是没人买单。
车主吐槽:“空间比宝马X5大,但内饰像10年前的凯美瑞,车机卡到想砸中控屏。”再加上品牌小众、维修保养贵,网友总结:“买英菲尼迪?不如买辆二手BBA,至少修车师傅认识!”
四、极星4:沃尔沃撑腰也带不动的“冷门王”
极星4定位跨界中型SUV,售价33.99万起,对标特斯拉Model Y,但上个月只卖出42辆。
虽然背靠沃尔沃和吉利,但极星的存在感比北极星还难找。车主自嘲:“开这车去充电站,工作人员问我是不是新品牌,我说‘对,和沃尔沃一个妈生的’,对方恍然大悟:‘哦,杂牌子啊!’”
真相:小众≠高级,但小众≈“修车等配件半年”。
五、飞凡R7:上汽亲儿子也卖不动的“打折王”
飞凡R7作为上汽的子品牌,中大型SUV售价18.99万起,性价比看似不错,但上个月只卖出152辆。
网友吐槽:“这车名字像网游装备,实际开起来像老年代步车升级版。”再加上品牌知名度低,车主直言:“开去接客户,对方问我是不是租的网约车!”
六、江淮QX PHEV:技术老旧的“过气网红”
江淮QX PHEV售价8.99万起,号称续航1200公里,但上个月只卖了195辆。
车主反馈:“混动系统油耗没比燃油车低多少,内饰塑料感强到能当镜子用。”再加上品牌拖后腿,网友毒舌:“江淮?我以为它早倒闭了!”
总结:为什么这些车卖不动?
价格虚高:定价盲目自信,降价后又伤透老车主的心。
品牌边缘化:小众品牌缺乏认知,维修保养成难题。
产品力硬伤:动力弱、空间小、质量差,用户用脚投票。
竞争太卷:特斯拉、理想、问界等品牌靠技术和服务抢市场,落后玩家只能被淘汰。
给消费者的忠告:买车别光看配置单!品牌口碑、市场保有量、售后体系才是核心。如果非要追求个性,建议先查查销量榜——卖得差的车,迟早变绝版。
最后一句扎心:你以为买的是车,其实是“慈善捐款凭证”!
数据来源:综合自车企销量报告及行业分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