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被供货商围堵,数亿欠款危机加剧,未来何去何从?

最近车圈的剧变,堪比李逵下山,一出接一出,可这回不是耍横,看来真要出大事。

怎么讲?

据闻,哪吒汽车因拖欠供货商款项,部分车辆被扣押抵债。

按说,欠债还钱是商业铁律,但事情升级,债主们直接把厂门给堵了。

哪吒汽车被供货商围堵,数亿欠款危机加剧,未来何去何从?-有驾

我瞧了现场传出的照片,那阵势,像极了旧社会贫民遭恶霸鱼肉。

供货商们群情激奋,恨不得将欠条贴在负责人脑门上催款。

想当初,哪吒汽车也算新势力里的“后起之秀”。

发布会声势浩大,营销铺天盖地,一副“舍我其谁”的架势。

可如今,车辆被扣,厂门被堵,这剧情反转之快,令人咋舌。

此事并非一日之寒。

早在今年三月,哪吒汽车上海总部就曾爆发供货商集体讨债事件。

两百余人直扑总部大楼,有的自带寝具,誓要长期“驻扎”,目的明确:还钱!

知情人士透露,哪吒汽车积欠电池、芯片等关键部件供货商的款项,已逾六个月,总额高达数亿。

这笔钱对供货商来说,事关企业存续,绝对是不能承受之重。

而且,雪上加霜的是,传闻哪吒汽车还拖欠员工薪资与离职补偿,债务总额突破百亿。

这笔巨额债务,宛如悬顶之剑。

更令人忧心的是,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已被强制执行超过一点六亿金额,其创始人也被限制高消费。

种种迹象显示,这家企业的处境堪忧。

那么,何以至此?我以为,内因外患,兼而有之。

其一,销量滑坡是直接导火索。

哪吒汽车被供货商围堵,数亿欠款危机加剧,未来何去何从?-有驾

上一年,哪吒汽车销售额断崖式下跌,进入今年一月,全国零售仅百余辆。

百余辆!

这份成绩单,堪称惨不忍睹。

车卖不出去,资金链断裂,自然无力偿还债务。

其二,新创车企向来是资金消耗大户。

技术研发需要烧钱,生产制造需要投入,市场推广更是无底洞。

哪吒汽车累计亏损超过一百八十亿,资金链紧绷,运营出现问题,也在情理之中。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曾断言,新能源汽车的“牌桌”上,玩家数量有限:比亚迪、赛力斯、小米、理想,这些头部企业手握技术、背靠金主,实力雄厚。

而像哪吒汽车这样的二线玩家,想要脱颖而出,谈何容易?

正如《史记》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资本逐利,市场残酷,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终将被淘汰。

另有网友爆料:“去年给哪吒工厂送货时,能感受到企业死气沉沉的氛围。”一个团队,如果士气低迷,看不到前景,那么失败也就在眼前。

还有人直言:“这种车就算抵给债主,估计也没人要,想转手都难,跟燃油车完全没法比。” 此话虽略显尖锐,但反映的是市场真实情况。

目前,新能源汽车在二手市场的残值普遍偏低,尤其是知名度不高的品牌,更是乏人问津。

甚至有人调侃哪吒汽车的名字:“也不知道当初怎么想的,取这么个名字,能撑这么久也算奇迹。实在不明白什么人会买这个牌子的车。虽然车本身还凑合,可名字实在不怎么样。”

这番话颇具幽默感。

名称固然重要,一个好名字易于传播,也更容易被人记住。

哪吒汽车被供货商围堵,数亿欠款危机加剧,未来何去何从?-有驾

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产品说话。

就产品而言,平心而论,哪吒汽车的设计尚可圈点。

以哪吒S为例,外观颇具未来感,车身线条如行云流水,颇具动感与优雅的气质。

尤其是溜背造型,想必会吸引不少年轻消费者青睐。

内饰方面,哪吒S也可谓下了一番功夫,座椅采用优质皮革包裹,触感细腻,缝线精湛。

中控屏幕布局合理,操作便捷。

动力表现上,哪吒S搭载一台高功率电机,踩下踏板,瞬时爆发强劲扭矩,加速迅猛。

刹车同样灵敏,制动干脆。

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3.9秒,驾控乐趣十足。

此外,哪吒S还配备了多种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一位车主表示,该车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能有效缓解长途驾驶疲劳。

诸如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预警、自动泊车等配置,实用性颇高。

然而,仅仅拥有出色的产品力还远远不够。

一个企业若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需要周密的战略规划、稳健的财务运作、以及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反之,即便曾经风光一时,亦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黯然退场。

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堪称白热化。

哪吒汽车被供货商围堵,数亿欠款危机加剧,未来何去何从?-有驾

比亚迪、特斯拉等巨头占据绝对优势,传统车企如吉利、长城等奋起直追,科技巨头如小米、华为等亦纷纷跨界入局。

哪吒汽车身处其中,面临的挑战可想而知。

再者,深究“哪吒”二字。

哪吒,作为中国神话人物,是桀骜不驯、勇于反抗的象征。

但将汽车命名为“哪吒”,是否妥帖?

从营销视角审视,此举颇具创意,能够引发话题,博取关注。

可从文化维度考量,似乎略有不妥。

汽车作为现代工业制品,与传统神话形象结合,总给人一种不和谐之感。

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品牌命名与产品定位之间,需要建立起有效的关联。

当然,这并非决定成败的关键。

最终,企业还是得依靠扎实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赢得客户的认可。

倘若哪吒汽车大幅降价,你会考虑入手一辆吗?

令人关注的是,当下不少新势力车企均面临相似困境。

资金链断裂、销量下滑、供货商逼债,种种难题如泰山压顶,令其苦不堪言。

归根结底,造车绝非易事。

它需要技术、资金、人才,更需要矢志不渝的决心。

如果仅仅依靠概念炒作、纸上谈兵、空口许诺来吸引投资,终将难逃失败的结局。

联想到前不久极越汽车被供货商围堵的事件,新能源汽车之路,有人高歌猛进,亦有人黯然离场。

正如《道德经》所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新能源车企的未来,充满变数,令人期待,亦令人担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