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车位到底在哪儿啊?”周五早上,小李一边盯着手机导航,一边在商场地下停车场转圈。离会议开始只剩15分钟,他的额头已经冒出一层细汗。突然,副驾上的手机屏幕亮起——“车位已找到,是否需要自动泊车?”小李一愣,手指刚点下“确认”,方向盘就自己转了起来。两分钟后,车稳稳停进了一个狭小的车位,全程没碰过方向盘的他,突然觉得这车好像成了自己的“老司机”。
这台车,正是最近火出圈的问界M9。而小李的经历,只是问界车主日常中的一个普通片段。为什么这个品牌能突然蹿红?答案藏在最近一份行业报告里——问界以绝对优势拿下“品牌净推荐值NPS”和“品牌发展信心指数”双料冠军,成为新能源车市的黑马。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问界到底做对了什么,让车主们争着当它的“自来水”?
---
一、从“人工智障”到“真·老司机”,智驾体验大翻身
几年前,某新能源车的自动泊车视频曾火遍全网——不是因为多聪明,而是因为它对着柱子“猛撞三连”。这种“人工智障”的梗,让很多人对智驾技术半信半疑。但问界的ADS 3.0系统,彻底改写了剧本。
举个真实案例:广州车主王先生上个月开车去接孩子,遇上暴雨天+晚高峰。当他开启“车位到车位”功能后,问界M9不仅自动驶出公司地库,还在暴雨中稳稳穿过拥堵的广州大道,最后在学校地下停车场自动找到空位停好。全程50分钟,王先生只做了两件事:上车时按启动键,下车时锁车门。
这种“甩手掌柜”式的体验,背后是问界的两大绝招:
1. “一根筋”的全场景智驾
别的车切换地库、公路、停车场时,智驾模式得像打游戏切地图一样手动调整。但问界ADS 3.0全程只用一套系统,从地库闸机到高速匝道,方向盘自己“无缝衔接”。
2. 比人类更“会来事儿”
遇到临时封路?问界会自己绕道;车位被占?它能在停车场“兜圈”找空位。甚至有车主测试时故意把车停在斜线车位,结果问界M9愣是像驾校教练附体,一把轮就摆正了车身。
---
二、激光雷达+“云端大脑”,安全牌打到底
去年冬天,哈尔滨的刘女士在冰雪路面经历惊险一幕:前方卡车突然侧滑,她的问界M9瞬间触发紧急避让,车身擦着雪堆漂移半米后刹停。“当时我脑子一片空白,但车自己救了全家人。”事后她感慨。
这种“救命操作”,靠的是问界的三重安全防线:
- 激光雷达当“鹰眼”:192线激光雷达能看穿雨雪雾霾,连地上掉个易拉罐都能识别;
- 云端算力撑腰:7.5 EFLOPS的算力(相当于每秒完成750亿亿次计算)让车在0.1秒内就能决策;
- “本能安全网”兜底:就像人碰到火会缩手,系统遇到风险会本能地刹车、避让,绝不“犯轴”。
有网友调侃:“开问界就像带了个保镖——平时不吭声,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
三、用户当“质检员”,服务卷出新高度
今年3月,问界干了一件让同行直呼“太狠”的事——邀请车主到工厂验收新车。重庆的张先生作为首批体验者,拿着手电筒检查车漆、拿卷尺量缝隙,最后签字确认才让车出厂。“以前买车像开盲盒,现在自己成了质检员。”他笑着说。
这波操作背后,是问界“用户思维”的彻底贯彻:
- 服务承诺“反套路”:划痕终身保修、保养超时免单,直接把4S店的“潜规则”掀翻;
- 硬件也能“OTA”:老车主花1万元就能升级激光雷达,旧车秒变新款;
- 救援覆盖无人区:有车主在青海无人区爆胎,问界居然从300公里外调来备胎,还附赠一箱红牛。
难怪有车主在论坛留言:“别的品牌卖车是一锤子买卖,问界卖的是终身VIP体验卡。”
---
四、销量神话背后,中国智造“较真劲儿”
去年问界M9卖出15万辆,相当于每天411台50万+的豪车被开走。但更惊人的是它的测试数据:
- 1100万公里实跑测试:相当于绕地球275圈,连318国道的悬崖弯道都没放过;
- 1000台车“自虐式”折腾:-40℃极寒、50℃暴晒、沙尘暴模拟……用工程师的话说:“我们先把车虐到散架,再让它怎么都开不散架。”
这种“较真”,让问界M9拿下C-IASI安全测试全优成绩,碰撞测试中车顶足足扛住了4倍自重(相当于4头大象压顶)。网友戏称:“这车简直是公路坦克。”
---
结尾:当“黑科技”变成“日常神器”
从“找车位焦虑”到“上车就躺平”,从“担心刹不住”到“放心让车开”,问界的故事印证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技术革命,不是让生活更复杂,而是把科幻片里的酷炫操作,变成普通人触手可及的日常。
正如一位车主在交付仪式上说的:“以前觉得自动驾驶是未来,现在才知道——未来已经在我家车库了。”当问界带着NPS第一的光环冲向“全民智驾”时代,这场出行革命的主角,或许就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