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猛,一大特征就是车型的迭代更新非常频繁,而续航里程一直是消费者着重关注的重点。各大车企在宣传上除了展示大空间、科技感、提速快之外,更多宣传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拼里程”。
而等到消费者真正购买到车辆使用的时候,却怎么也无法开出车企所宣传的里程数,导致让消费者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汽车投诉网就接到了王先生所投诉的比亚迪秦,存在纯电里程虚假的情况。
在专员与王先生的沟通过程中,王先生说比亚迪官方宣称纯电能够行驶70公里,充13度电。而在他自己1个多月的测试中,纯电只能够充6或7度电,行驶30几公里。到4s店测电瓶也只能充7或8度电,衰减近一半。王先生要求更换电池的诉求也没有得到经销商的应允,专员随后也将情况及时反馈到比亚迪厂家,在投诉后的两天内,厂家也非常迅速的把跟进情况反应回平台。
其实对于新能源汽车在续航里程的宣传上,往往都是采用“等速续航”的测试方法,所谓等速续航通常是指电动汽车在匀速60km/h的工况下所能达到的最大续航里程。很显然,等速续航需要相对理想的测试环境,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
但等速续航里程也不是虚假宣传,目前,我国GB/T18386-2005《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规定了续驶里程以工况法及等速法来测定。其中等速法,也就是目前车企在宣传中最喜欢使用的60km/h等速实测数据。作为一项实测的数据,其在统一的标准下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作为不同车型之间性能指标对比依据,这也是国内车企所有纯电动车型都会宣传的一组数据。而测试出来的续航与消费者实际使用的里程相差甚远,因此并没有太大的参考意义。
相比之下,NEDC(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的测试续航里程工况法(试验循环由4个市区循环和1个市郊循环程序组成,理论试验距离为11.022km,时间为19分40秒)就要靠谱得多。但同样因为实验室场景的设定,工况法的测试结果也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出续航里程。因此,目前无论是等速还是工况续航里程指标,都只是“仅供参考”。
关于王先生换电池的申请,根据比亚迪对新能源车维修保养标准,汽车核心零部件的质保期限是8年或15万公里,而动力电池的电芯则是终身质保。当电池的动力衰减20%,就可以免费申请更换。
写在最后:作为新能源发展的先行军,电动车的续航里程一直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汽车企业采用等速续航里程宣传的现象,正是“续航忧虑症”问题表象。对于车企而言,或许务实发展技术才是关键;对于消费者而言,数据仅供参考,结合自身需求挑选车辆更为恰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