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飞3年后,上汽集团旗下的飞凡汽车选择和荣威合并。
在2021年独立时,飞凡汽车承载着上汽集团品牌向上、智能化转型的梦想。但苦于销量迟迟难以提高、市场难以打开,最终飞凡汽车和荣威合并。上汽集团在回应投资者询问时表示,荣威与飞凡品牌将加快在研发、销售、服务等层面的融合。
11月11日,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回应称,飞凡汽车原本脱胎于荣威,想做智能化、新能源、品牌向上的高端之路。无论是融合前,还是融合后,二者都是由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担当研发职责。
实际上,子品牌合并的情况在汽车行业并不罕见。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认为,中国汽车工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期,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传统车企的电动化转型,还催生了众多造车新势力的崛起。头部车企纷纷采取独立子品牌的策略,经历了“小马过河”式的探索性尝试。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品牌面临着被整合的风险。
飞凡汽车今年目前累计销量不足6000辆
时间回溯到3年前。2021年10月29日,上汽集团发布公告称,拟投资设立飞凡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并将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的R品牌独立出来,由飞凡汽车以轻资产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加快提升市场竞争力。
当时上汽集团宣布,飞凡汽车注册资本为70亿元,其中公司认缴出资66.5亿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95%;员工持股平台认缴出资3.5亿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5%。
按照当时上汽集团的设想,将R品牌通过飞凡汽车以独立品牌、独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运作,探索数据驱动和产业共创的新模式,有助于加快开拓中高端智能电动车市场。
飞凡汽车致力于通过提升“汽车智能化体验和用户场景挖掘能力”,探索运用创新的公司运营方式、商业运作模式和市场化的激励约束机制,实现独立运营、自负盈亏,努力成为上汽创新转型发展的新引擎,助力新能源车销量增长,推动品牌向上。
这也意味着,飞凡有两个任务,分别是推动上汽集团品牌向上和进行智能化转型。
回顾这3年来,飞凡曾是上汽集团向换电领域探索的触角。2022年9月22日,一则上汽、宁德时代、中石化、中石油等多巨头携手进军换电领域的消息引发行业震动。中石油、中石化布局网点,宁德时代负责研发电池,上汽集团提供车辆,共同推进换电。上汽集团当时推出的换电车型就是飞凡。
2022年9月27日,飞凡R7正式上市,零售价30.25万元起,全系标配换电架构,以车电分离商业模式,消费者可以选择整车购买或电池租赁模式。2023年3月,飞凡又推出了新车型F7。不过,这3年里,飞凡仅推出了这2款车型。
时任飞凡汽车首席执行官吴冰在2022年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专访时还对飞凡汽车销量有着长足期待,“在产能允许、质量有保证的情况下,我们也希望快速把销量拉上去。没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品牌和产品在将来都会很艰难。”
但飞凡汽车的销量并不争气。数据显示,飞凡汽车2023年全年销量为2.1万辆,今年前9月累计销量不超过6000辆,在市场中的声音越来越小。
如何平衡两品牌研发资源是挑战
展望未来,飞凡汽车有望为荣威注入高端力量。
上汽乘用车荣威飞凡事业部总经理何明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表示,未来飞凡(R 标)将承担荣威品牌高端系列的一个角色和担当。
上汽乘用车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显示,今后荣威与飞凡不再独自前行,而是并肩奔跑。经过40个工作日、960个小时,35家荣威门店和12家飞凡门店变为荣威飞凡经销商,“我们为每一位经销商拓展更大领域”“以一天一家新店的速度,预计年底达成100家经销商开业”。
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俞经民11月11日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回应称,飞凡汽车原本脱胎于荣威,想做智能化、新能源、品牌向上的高端之路。无论是融合前,还是融合后,二者都是由上汽集团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担当研发职责。
王鹏向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分析称,考虑到此前飞凡R7的官方零售价超过30万且销量有限,虽然飞凡汽车被定位为荣威品牌的高端系列,但市场接受度仍需时间验证。消费者是否认可飞凡作为荣威的高端升级,并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是一个关键问题。
他还提到,合并后,荣威与飞凡的产品线需要进行重新规划和协调,以确保产品之间的差异化和互补性。如何平衡两个品牌的产品研发资源,避免重复投资,也是一大挑战。
放眼整个行业来看,王鹏认为,各自主品牌为加快转型进程,纷纷采取推出独立品牌的策略。这些子品牌往往承载着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探索和尝试。
比如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一直保持领先地位,但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推出腾势这一独立品牌,与奔驰进行合作,共同开发高端新能源汽车。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比亚迪的品牌形象,还为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赢得了更多的份额。
不过,今年9月15日,腾势汽车完成了股权变更,比亚迪成为腾势汽车的100%全资控股方,此后腾势汽车走向何方,还能否保证豪华调性,也还是一个未知数。
王鹏说,纵观市场,并非所有独立品牌都能在市场上取得成功。一些品牌由于产品定位模糊、技术实力不足或市场竞争激烈等原因,面临被整合或淘汰的风险。这些品牌的案例也提醒着其他车企在推出独立品牌时需要谨慎考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编辑 张冰
校对 柳宝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