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央企国企取消年终奖,降薪20%以上!

央企国企降薪潮来袭,打工人的“铁饭碗”还香吗?

这几天跑遍了京津冀十几家央企国企,聊了几十个基层员工,一个让人揪心的现象摆在眼前:大规模降薪已经不是个例。

北京某央企的小李拿着工资条给我看:“2023年到手工资比2022年少了接近3成,年终奖更是只有以前的一半。”这样的吐槽,在我的采访本里写满了整整一页。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资委内部人士告诉我,这轮降薪并非偶然,而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的必然选择。

降薪实录:从年终奖到基本工资都在变

经过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国企央企的降薪方式呈现多样化特点:

1. 绩效考核大变天

上海某大型国企人力资源主管老张说:“去年9月开始,公司就在逐步调整薪酬体系。以前考核打分基本都在90分以上,现在真实打分了,很多人只有70多分,绩效工资自然就少了。”

2. 福利项目缩水

“以前过节有福利费,儿童节还给员工子女发礼物,现在这些都没了。”天津某央企的老员工小王说,“光这些加起来,一年就少了小两万。”

3. 奖金体系重构

年终奖:普遍缩水30%-50%

季度奖:多数企业已取消

项目奖:考核指标提高,达标难度增加

加班费:计算基数下调

一位在电科集团工作8年的高级工程师向我展示了他的工资变化表:“2021年月均到手1.8万,2022年降到1.5万,2023年只有1.2万了。”

为什么要降薪?深层原因分析

经济下行压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多个行业利润率出现下滑。一些传统行业的国企受到的冲击尤其明显。

政策要求

国资委要求央企建立市场化的薪酬机制,企业效益和员工收入必须挂钩。某国企高管解释说:“过去效益不好,工资奖金照发。现在不行了,必须落实效益联动。”

结构性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降薪主要集中在传统产业。新能源、芯片、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的国企,不仅没降薪,反而在加大人才招聘力度。

员工们怎么看?

坚守派

“工资是少了点,但好在饭碗稳当。”北京某央企的张工说,“看看周围创业的、在民企打工的朋友,现在日子都不太好过。”

观望派

“打算再等半年看看情况。”南方某央企的李工说,“要是一直这样,可能就得考虑跳槽了。”

离职派

“已经在投简历了。”深圳某国企的技术主管说,“现在互联网公司也在招人,工资至少比现在高30%。”

对不同群体的影响

基层员工

工资降幅最大,生活压力增加。一位刚买房的90后说:“每月房贷就要7000,工资降了25%,真的压力山大。”

中层管理者

除了基本工资,管理岗位津贴也在缩减。“以前管理岗位津贴有5000,现在只有2000了。”某国企部门经理说。

技术骨干

降薪促使一些技术人才流失。某央企研发中心主任透露:“去年已经走了3个技术骨干,都是去了民企。”

未来走向预判

短期趋势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王教授认为:“国企降薪反映了更大的经济环境,短期内这种状况可能持续。企业要过紧日子,员工难免要跟着过紧日子。”

中长期展望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教授表示:“国企改革是大趋势,未来会更加市场化。薪酬制度也会更加灵活,真正能干事的人才会拿到更好的待遇。”

给打工人的建议

提升核心竞争力

“光靠资历已经不够了,要学习新技能。”某国企人力资源专家建议。

关注新兴领域

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转型是趋势,提前布局新领域的职业发展很重要。

理性看待形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张教授说:“当前的调整是阵痛期,但长远看,国企的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

做好职业规划

建议在稳定和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不要盲目跳槽,也不要固守不前。

最后要说的是,与其焦虑不如行动。眼下很多国企都在推进数字化转型,主动学习新技能、提升专业能力,才是破局之道。

毕竟在这个时代,真正的“铁饭碗”,是你自己的本事。

正式:央企国企取消年终奖,降薪20%以上!-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