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号称最快6月份上市,30-40万的价格区间,听起来很美好对不对?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今天咱们就来扒一扒这辆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小米新车,看看它究竟值不值这个价!
首先,这外观,说好听点叫“家族式设计”,说难听点就是套娃!
和小米SU7,傻傻分不清楚!
封闭式格栅、熏黑大灯、贯穿式日行灯…这些元素现在满大街都是,有啥新鲜的?
你告诉我,这导流槽的设计能降低多少风阻?
数据呢?
别光说漂亮,漂亮能当饭吃吗?
再来说说这尺寸,4999/1996/1608mm,轴距3000mm,中大型SUV?
拜托!
现在这尺寸在中大型SUV里也就是个入门级吧?
隔壁理想L8、蔚来ES7哪个不比它大?
你花30多万买个“入门级”中大型SUV,图啥?
图小米的logo吗?
还有这内饰,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悬浮式中控屏、电子怀挡…这配置,20万级别的国产车现在都标配了吧?
你小米一个主打科技感的品牌,就拿这玩意儿糊弄消费者?
更让人无语的是,仪表盘居然没用SU7的翻转式设计,反而搞了个贯穿式远端屏。
说句不好听的,这玩意儿除了增加成本,还能干啥?
反光晃眼,开车的时候还得分神去看,安全隐患谁来负责?
最关键的来了,动力!
后驱版最大功率235kW,四驱中配版前130kW、后235kW,四驱高配版前220kW、后288kW。
这数据看着挺唬人,但实际体验如何?
加速推背感强不强?
电机响应速度快不快?
这些才是消费者真正关心的!
别跟我扯一堆冷冰冰的数字,我要的是真实的驾驶感受!
还有这续航,后驱版820km,四驱高配版760km。
先不说这数据水分有多大,就算是真的,你日常使用能跑出来吗?
冬天开个空调,续航直接打骨折,高速上跑一趟,充电还得排队,想想都头疼!
我邻居老王,开个比亚迪唐,官方续航600多公里,冬天实际只能跑400多,急得他直跳脚!
更让人疑惑的是,小米YU7居然提供了磷酸铁锂和三元锂两种电池版本。
这操作,我真是看不懂!
是想用磷酸铁锂的安全性来弥补三元锂的续航焦虑吗?
那为啥不直接上固态电池呢?
现在都2024年了,还在玩这套“老掉牙”的组合,真的有点落伍了!
说白了,小米YU7就是一辆披着“新势力”外衣的传统燃油车换壳版。
它既没有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也没有比亚迪的技术积累,更没有理想的产品力。
30-40万的价格,消费者凭什么买单?
就冲着小米的logo?
别逗了!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了。
各种新技术、新车型层出不穷,消费者也越来越理性。
小米YU7如果只是想靠着“小米”的品牌光环来收割韭菜,那注定是要失败的!
记住,消费者不是傻子!
各位观众老爷,你们怎么看呢?
本文旨在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旋律,无任何不良引导。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