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掀桌式降价:7.98万的海豚和14.98万的海狮07EV

“昨天刚付完定金,今天销售就打电话说车价降了2万! ”一位准车主在社交平台吐槽自己的经历。

短短24小时内,比亚迪的“海洋超值驾”活动让他的2025款海豚订单凭空多出2万元预算空间。

比亚迪掀桌式降价:7.98万的海豚和14.98万的海狮07EV-有驾

而这,只是比亚迪新一轮价格战的冰山一角。

一、7.98万的海豚:A0级市场核弹引爆

当比亚迪把一台续航稳定、标配刀片电池的纯电车压到8万元以内时,传统燃油车的生存空间正在急速坍缩。

2025款海豚非智驾版活力版直降2万,叠加置换补贴后7.98万元的价格,直接击穿合资品牌燃油小车的价格防线。

这款车用2700mm轴距和八合一电驱系统证明:低价≠低质,城市代步车的价值标杆已被改写。

更狠的是,比亚迪在降价的同时保留了核心配置。

热泵系统与冷媒直冷直热技术保障冬季续航,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仍为标配。

这意味着,消费者牺牲的仅仅是高阶智驾功能,但换来的是真金白银的3万元级差价。

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海豚的电池成本约占整车40%,而碳酸锂价格暴跌让比亚迪敢于让利。

但更关键的是,通过垂直整合产业链,比亚迪能将成本控制做到极致。

当技术优势转化为价格屠刀,飞度、Polo这些燃油时代的“保值神车”恐怕要重新定义生存法则。

二、14.98万的海狮07EV:中型纯电SUV的降维打击

如果说海豚的降价还在意料之中,那么海狮07EV的非智驾版直降4万则彻底打破市场平衡。

这款基于e平台3.0 Evo打造的中型SUV,用12项全球首创技术重新定义18万元级市场。

智能升流快充技术让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200km,末端快充技术则将最后20%充电时间缩短40%。

令人震惊的是,降价后的海狮07EV依然保留超100项全系标配。

比亚迪掀桌式降价:7.98万的海豚和14.98万的海狮07EV-有驾

从智能座舱到VTOL移动电站,从纯电专属安全车身到DiLink系统,核心体验没有缩水。

对比同价位的燃油SUV,它在空间、能耗、智能化方面的优势形成碾压级差距。

有经销商透露,活动开启当天展厅80%的客流直奔海狮07EV。

“以前客户纠结续航焦虑,现在看到14.98万的价格直接问什么时候能提车。 ”

当一辆中型纯电SUV的价格比CR-V混动版还低2万元,合资品牌的定价体系正在经历地震。

三、降价背后的阳谋:清理战场还是重构秩序?

仔细观察比亚迪的降价清单,所有参与活动的均为非智驾版车型。

这与2月发布的天神之眼智驾系统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增配不涨价,导致老款车型库存积压。

通过4万元级价差,比亚迪正在加速非智驾车型退场,为高阶智驾产品腾出航道。

这种“左手技术升级、右手价格洗牌”的双线策略极具侵略性。

在10-20万元主力市场,智驾版与非智驾版形成1.5-4万元的价格梯度。

既满足技术尝鲜群体的需求,又用极致性价比收割保守用户。

更精妙的是,王朝网与海洋网的联动降价形成合围之势。

秦L DM-i降至8.98万、宋PLUS DM-i杀到11.98万、海鸥跌破6万......

每个价格带都有比亚迪的刀锋产品,传统车企连差异化竞争的机会都被剥夺。

四、行业震荡:谁在颤抖? 谁在跟进?

比亚迪掀桌式降价:7.98万的海豚和14.98万的海狮07EV-有驾

特斯拉销售团队连夜开会调整话术,Model Y库存车型开始暗降1.5万元。

吉利紧急推出几何C“限时保价”政策,小鹏G3i悄悄增加终端优惠。

但对比亚迪而言,真正的目标从来不是新势力——燃油车市场的60%份额才是猎物。

在二线城市的比亚迪4S店,带着本田、大众置换凭证的客户占比提升至35%。

“销售说我的朗逸最多抵4万,但买海豚相当于白送。 ”一位车主晒出购车清单。

当电动车购置成本低于燃油车残值,消费决策的逻辑已被彻底颠覆。

五、消费者盛宴还是行业毒药?

面对比亚迪的降价攻势,网友分成两派激烈交锋。

“早买早享受? 我晚买省3万! ”持币待购群体集体高潮。

而老车主则在维权群晒出购车发票:“才开半年血亏2万,比亚迪背刺自己人! ”

更深的焦虑来自行业内部。

某自主品牌高管在内部会议上直言:“比亚迪把混动SUV做到11万,我们连成本都包不住。

当技术代差转化为价格鸿沟,追赶者面临的不仅是资金压力,更是时间困局。

这场始于7.98万元海豚的价格风暴,正在演变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洗牌加速器。

当行业龙头用利润换市场,用技术定规则,留给对手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唯一确定的是,2025年的春天,比价格战更残酷的淘汰赛已经鸣枪。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