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和几位朋友计划自驾去川西高原。出发前,朋友小林开着他刚提三个月的荣威RX5到我家门口时,我还打趣他:"十万块买国产SUV,真能跑长途吗?"他神秘一笑:"等上了318国道,你就知道了。"没想到这一趟旅行,不仅让我对川西的风景念念不忘,更彻底改变了我对国产车的刻板印象。
一、初见心动:颜值即正义
小林这台白色RX5停在楼下时,我第一眼就被它的大嘴前脸吸引住了。银色镀铬条像展开的翅膀一样贯穿整个中网,两侧的LED大灯组像眯起的丹凤眼,配合下方犀利的雾灯区设计,整张前脸既有运动感又不失大气。朋友见我围着车转圈,得意地掏出钥匙解锁——"唰"的一声,后视镜自动展开,隐藏式门把手弹出来的时候,旁边路过的阿姨都忍不住回头多看两眼。
车尾的设计更显心思,贯穿式尾灯在阳光下泛着暗红色光泽,中间镶嵌的银色饰条和车头形成呼应。最绝的是当我们装行李时,电动尾门感应到钥匙自动开启的瞬间,同行的姑娘直接掏出手机录视频发朋友圈:"这车怕不是会读心术?"
二、移动的智能客厅
刚坐进副驾驶,我就被14.1英寸的中控大屏惊到了。朋友对着屏幕喊了句"你好斑马,打开天窗",头顶的全景天窗立刻徐徐展开,高原的蓝天白云像画框一样镶在车顶。"空调调到22度,放首周杰伦的歌。"话音刚落,凉风混着《七里香》的前奏就从出风口流淌出来。后排的小王凑过来试语音点歌,结果普通话不标准喊成"放走音版《孤勇者》",车机居然真在曲库里找到了搞笑改编版,全车人笑作一团。
储物空间更是让人惊喜。中央扶手箱里藏着带制冷功能的储物格,冰镇可乐和保温杯各得其所。门板上的雨伞槽设计深得女生欢心,闺蜜的遮阳伞终于不用在包里东倒西歪。最实用的是后备箱,我们四个人的行李箱竖着放进去,还能塞下两箱矿泉水和折叠桌椅。开到折多山观景台时,电动尾门成了临时吧台,咖啡壶往上一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在拍汽车广告。
三、高原上的动力惊喜
真正让我改观的,是翻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时。1.5T发动机在平原城市里游刃有余,到了高原会不会"高反"?没想到切换运动模式后,转速指针像打了鸡血似的往上窜。超车时油门到底,推背感来得比平原地区还要干脆——后来才知道,这套蓝芯发动机专门针对高原工况做过调校。
最惊险的是在觉巴山路段遇到塌方,临时改道的碎石路上,RX5的底盘表现稳得不像SUV。多连杆独立悬挂把细碎震动过滤得很干净,过炮弹坑时车身没有多余晃动。同行的CR-V车主老张看得直咂嘴:"我这车过这种路,后排都能颠出‘摇摇乐’效果。"
四、省出来的旅行基金
出发前我偷偷算过账:成都到理塘往返1500公里,按百公里8个油算,油费得小两千。结果全程开下来表显油耗7.2L,加油时发现实际油耗比表显还低。更绝的是长下坡路段,发动机自动开启能量回收,中控屏上的油耗数字居然在反向跳动。回程时小林得意地给我们看手机APP:"这趟省下的油钱,够咱们在塔公草原住一晚星空房了。"
五、细节里的温暖设计
真正让全车人变成"自来水"的,是那些意想不到的贴心设计。高原紫外线强,前挡风玻璃的防紫外线涂层让戴墨镜的姑娘们能安心补妆;后排独立出风口拯救了怕热的老张,也避免了前排冻成企鹅、后排热成蒸笼的尴尬;最受好评的是座椅通风功能——在38℃的康定城里堵车时,后背传来的丝丝凉风简直能救命。
夜宿新都桥那晚,我们把座椅放平躺在车里看星星。1.8米的大个子躺下腿还能伸直,全景天窗外银河低垂,斑马系统自动播放着《夜空中最亮的星》。小王突然冒出一句:"这车买的不是代步工具,是移动的生活空间啊。"
从川西回来后,我特意去4S店试驾了同款车型。销售说现在2023款升级了NGP智能导航辅助,还能选装露营套装。看着展厅里那台加装了车顶帐篷和侧边天幕的展车,我突然理解小林为什么总说:"十万块买的不只是四个轮子,是开启新生活方式的钥匙。"或许下次进藏,该换我开着RX5带朋友们去探索更多秘境了。
全部评论 (0)